在近日举办的一场车路云一体化智能驾驶发展盛会上,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产业协作迎来新突破。由南京、无锡、苏州三地企业共同推进的“车路云一体化互联互通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着区域交通智能化发展迈入协同新阶段。该项目将通过技术标准统一与数据资源共享,打破城市间的地理边界,构建覆盖多场景的智能交通网络。
作为项目落地的重要支撑,无锡在标准化建设领域率先发力。会议期间发布的《车路云“数字信号”基础数据治理指南》引发关注,该文件基于无锡全域车联网建设经验,首次系统规范了数据采集、维护等关键环节的操作标准。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份“无锡标准”将为全国20个试点城市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范本,推动智能交通从单点突破转向体系化发展。
长三角地区的协同创新早有实践。去年入选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城市的杭州—桐乡—德清联合体,已探索出跨区域数据互通模式。而此次无锡的主动牵头,与其在车联网领域的深厚积累密不可分。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无锡已建成覆盖主城区的交通数字信号网络,交通信号联网联控率突破95%,并率先开展两项车路协同新国标试点。目前,当地道路上运行的智能网联车辆达数十款,其中无人小巴累计安全行驶里程超280万公里,服务人次突破31万。
产业生态的完善吸引着头部企业加速布局。智能驾驶技术公司元戎启行宣布将在无锡建设测试研发基地,重点开展消费级量产车的Robotaxi商业化验证。公司CEO透露,计划年底前在无锡投放搭载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运营车辆。另一家科技企业千里科技则透露,已与成都达成战略合作,并拟将华东区域运营总部落户无锡,形成“研发-测试-运营”的完整链条。
从基础设施互联到应用场景共创,长三角智能交通版图正在重塑。无锡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联合更多城市开展车路云一体化标准互认,推动智能驾驶车辆跨区域连续运行。随着技术迭代与模式创新,这片创新热土正为全国智能交通发展提供“长三角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