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川美师生设计标识“遨游”太空 艺术与航天共筑家国梦

   时间:2025-11-02 19:30:30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10月31日深夜,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迎来历史性时刻——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划破夜空。在发射现场,四川美术学院师生顾欣、董恬目睹三位航天员身着印有自己设计标识的宇航服奔赴星辰,难掩激动之情。“看着作品与航天员共同启程,这份自豪感难以言表。”主创设计师董恬感慨道。

这场跨越时空的设计之旅始于去年10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神舟二十一号任务标识,四川美术学院迅速组建以副院长段胜峰领衔的师生团队,投入创作。经过一个月的集中攻关与多轮优化,团队提交的80余件作品中,由视觉传达设计系教授顾欣指导、2024级研究生董恬主创的方案脱颖而出。该标识以航天员头盔为核心视觉焦点,通过轴对称构图串联天文仪双圆环、地球轮廓、神舟飞船及中国空间站等元素,形成自上而下的严谨信息层级。设计团队特别将头盔调整为对称造型,并在中轴线依次排列任务年份“2025”、对接组合体、地球及任务编号,强化庄重感;同时校准双圆环交汇点,使其精准落于祖国版图之上,赋予标识深厚的文化使命感。

“这不仅是视觉创作,更是家国情怀与专业能力的融合实践。”董恬在采访中透露,标识设计过程中,团队反复推敲每个元素的象征意义:头盔代表航天员探索未知的勇气,双圆环暗合“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地球与空间站的组合则彰显中国航天从近地轨道向深空迈进的战略布局。顾欣补充道,此次入选是川美继神舟十七号任务标识后,再次以设计服务国家航天事业,既是对师生专业能力的认可,也是学校“设计报国”理念的生动体现。

四川美术学院近年来持续深化设计学科改革,构建起“战略牵引、价值铸魂、创新驱动”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依托工业设计、服装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优势专业,与航天科研院所、重庆大学等单位组建跨学科团队,成立载人航天创新设计研究院等平台,通过参与登月航天服、载人月球车等重大项目,推动设计学科从“服务支撑”向“引领创新”转型。据介绍,川美设计学科已形成“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培养模式,为航天装备设计注入艺术灵感,累计贡献多项智慧方案。

“设计不仅是美学表达,更是科技与人文的桥梁。”顾欣表示,此次经历将激励团队继续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培养兼具艺术素养与工程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国航天事业贡献更多“川美力量”。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