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公安交管部门近日披露,该市首例针对无人驾驶车辆的故意“碰瓷”案件已成功告破,涉案出租车驾驶员因恶意制造交通事故被依法处罚。

面对无人驾驶领域新型违法行为的取证难题,武汉市交管支队成立专项工作组,创新采用“数据溯源+技术鉴定+法律论证”三维侦破模式。通过调取无人驾驶车辆云端运行数据、算法决策日志,结合司法鉴定机构对车辆动态轨迹的还原分析,证实事发时无人驾驶系统已准确识别后方车辆并保持安全间距,而出租车驾驶员存在明显加速行为且未采取制动措施。
进一步调查显示,和某在两次事故前均出现异常驾驶模式:长时间尾随无人驾驶车辆、刻意保持近距离行驶,并在对方启动变道时突然改变车速。经专业机构对车辆EDR数据(事件数据记录器)和无人驾驶系统日志的交叉比对,最终确认两起事故均为人为制造。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交管部门认定和某承担全部责任,对其作出罚款2000元、暂扣机动车驾驶证三个月的行政处罚,两起案件累计涉案金额达3900元。
办案民警介绍,此类针对智能驾驶系统的“碰瓷”行为具有隐蔽性强、取证复杂等特点,需要结合传统交通调查与新兴技术鉴定手段。目前,交管部门已与多家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未来将通过强化算法日志取证、完善电子证据认定标准等方式,提升对新型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