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对话小影科技韩晟:AI时代浪潮下,中小企业与一人公司的新机遇

   时间:2025-11-04 02:53:59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国庆假期期间,一款名为Sora 2的AI视频生成工具引发全球关注。数据显示,其应用在短短五天内便突破百万下载量,增速甚至超越了曾经的ChatGPT。这款工具的崛起,不仅让AI视频生成从“辅助创作”迈向“自主创作”,更催生出一个潜力巨大的商业市场。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预测,到2032年,全球AI视频生成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5.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0%。这一趋势正推动视频、社交、游戏等领域迎来新一轮变革,而中国企业凭借技术落地能力,成为这场变革中的关键力量。

在近期一场对话中,小影科技创始人韩晟与霞光社创始人Vivi深入探讨了AI视频赛道的机遇与挑战。韩晟坦言,Sora 2的发布让行业感到焦虑——传统AI视频生成需经历“文生图”再“图生视频”的复杂流程,而Sora 2仅需输入文字即可直接生成富有创意的视频内容。例如,用户可以输入“穿越到宋朝西湖与苏轼对酒当歌,再一同前往月球基地观地球”,系统便能快速生成相应场景。这种技术突破不仅降低了创作门槛,更通过开放API赋能全行业,推动内容生产效率的质的飞跃。

面对技术迭代,小影科技选择以差异化策略应对。韩晟将大厂比作“沃尔玛超市”,强调自身更像“社区门店”——通过深度理解用户需求,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痛点。例如,公司避开大厂擅长的通用型产品,转而聚焦垂直领域:在C端推出AI音乐生成、食物卡路里识别等小众应用;在B端则专注出海短剧、短视频、电商三大赛道,利用十年积累的音视频引擎技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这种策略已见成效:其旗下产品VivaCut登上硅谷顶级风投机构a16z发布的全球Top 100 AI应用榜单第二位,公司累计用户超20亿,月活跃用户达上亿规模。

中国企业的优势在于对短视频生态的深刻理解。韩晟指出,从短视频玩法到直播带货模式,中国创新始终引领全球。这种基因延续至AI时代,使得中国在应用层具备天然优势。例如,小影科技通过“用户共创”模式实现全球化运营:尽管团队全部位于国内,但通过与海外超级用户紧密合作,不仅获取需求反馈,还借助这些用户的社交影响力实现产品传播。一个典型案例是,公司帮助一位印度女性创作者通过视频创作获得经济独立,进而改变人生轨迹,这种案例进一步强化了团队“赋能创作者”的使命感。

技术转型过程中,小影科技经历多次关键抉择。2017年,公司在工具类产品登顶后尝试向内容平台转型,但因基因差异最终回归技术本源;2023年,面对移动互联网增长瓶颈,团队将十年积累的音视频引擎升级为“影伙引擎”,转向B端服务。这一转型源于一次行业洞察:在短剧出海热潮中,翻译需求成为痛点,传统人工翻译需一周,而AI可将时间压缩至一天。公司迅速推出相关产品,帮助客户实现“国内爆款剧次日海外发行”,有效降低盗版风险。如今,其技术已能完成从字幕翻译到配音的全流程自动化,语音自然度达到真人水平。

对于未来,韩晟认为中美AI发展将呈现互补态势:美国擅长底层模型创新,中国则精于应用场景落地。他预测,随着多模态模型能力增强,垂直赛道将涌现更多机会,中小公司甚至个人创作者都能通过聚焦细分需求实现商业价值。“未来,一个人就能运营百万美金规模的公司”,这一观点正成为行业共识。为此,小影科技计划进一步深化垂直领域布局,同时推动组织变革以适应AI时代需求——例如引入数字员工,构建更灵活的小团队作战模式。

在工具使用方面,韩晟透露团队高频使用ChatGPT和Gemini:前者作为个人知识顾问,甚至承担心理疏导角色;后者则辅助工作决策,例如分析面试候选人优劣势。对于普通用户获取AI知识,他建议直接关注技术公司官方账号而非二手信息,并强调“实践优先”:“只有亲自使用,才能理解技术边界与真实需求。”这种务实态度,或许正是中国AI企业能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