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中国近日宣布一项重大人事变动,前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鹏正式出任山姆会员店中国区总裁,直接向沃尔玛中国首席执行官朱晓静汇报工作。这一任命引发零售行业广泛关注,被视为山姆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信号。
山姆会员店作为沃尔玛中国的重要业务板块,近年来业绩表现亮眼。数据显示,在2025财年(2024年2月1日至2025年1月31日),沃尔玛中国净销售额约203亿美元,其中山姆会员店贡献超1000亿元,占比超过三分之二。然而,高速扩张背后也暗藏隐忧,近两年山姆中国面临增长放缓、会员增速下降等挑战,新店增速从2023年的40%降至2024年的18%,会员增速从40%降至16%,线上GMV增速仅为25%,与竞争对手存在差距。
刘鹏的履历堪称零售行业转型的缩影。他曾在传统零售企业苏宁任职,后加入阿里巴巴,历任天猫国际总经理、淘天集团品牌业务发展中心总裁等重要职位。在阿里巴巴期间,他主导搭建了跨境进口业务矩阵,使天猫国际成为行业龙头,2019年第四季度市场份额达35%。他还带领团队引入近2.5万个海外品牌,其中八成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并构建了"全球选品-本土化适配-供应链优化"的运营模式。这些经验与山姆"全球精选"的商业模式高度契合。
数字化运营是刘鹏的另一大优势。在负责淘天集团核心业务期间,他主导搭建精细化用户标签体系,推动AI推荐算法应用,使天猫超市用户复购率提升35%;在淘鲜达业务中,他探索的"线上订单-门店履约-即时配送"模式,实现配送效率提升40%,履约成本下降20%。这些经验对于线上业务占比已超50%的山姆而言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山姆中国当前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是商品独特性不足的问题,今年7月"好丽友·派"上线引发争议,暴露出供应链本土化改造过程中的定位矛盾。美国消费者更看重大宗商品性价比,而中国会员则更追求"严选""差异化"的购物体验。其次是竞争加剧,盒马X会员店、麦德龙会员店等通过"同款爆品低价策略"分流客群,Costco在华东地区加密布局,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也通过即时零售模式切入中产家庭市场。
针对这些挑战,刘鹏的数字化能力被寄予厚望。行业专家分析,他可能从三个方面推动山姆转型:在商品力重建方面,重启"全球独家"策略,引入更多海外小众高端品牌,同时深化与本土优质供应商的独家合作;在数字化融合方面,借鉴淘鲜达经验,推动门店向"履约中心"转型,实现线上线下库存实时同步,利用AI算法优化商品推荐;在会员服务升级方面,为高等级会员提供专属导购、免费家政等增值服务,强化全链路质量管控体系,重建会员信任。
然而,文化融合将是刘鹏面临的重要考验。山姆作为外资企业,拥有成熟的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而阿里巴巴的互联网文化强调"快速试错、迭代创新",两者在决策效率和考核标准上存在差异。如何在保持山姆原有优势的同时融入互联网基因,避免"水土不服",将成为其能否成功的关键。
此次人事变动折射出中国会员制零售市场的深刻变化。经过十年发展,行业已从"跑马圈地"进入"精耕细作"阶段。中产家庭消费需求升级分化,对商品和服务的要求从"标准化"转向"个性化",迫使企业从"拼规模"转向"拼质量"。刘鹏的任命能否帮助山姆突破增长瓶颈,将在未来一至两年内见分晓。若能成功整合阿里巴巴的数字化能力与山姆的零售基础,山姆有望巩固其市场领先地位;若无法解决定位模糊和文化融合等问题,则可能面临竞争对手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