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易车推出的一档原创节目引发汽车圈热议——其全网首发的小米YU7深度拆解视频,将这款新车的内部构造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从车身框架到电池模组,从智能硬件到隔音材料,这场"解剖式"展示迅速成为行业焦点,甚至引得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下场互动。

在长达半小时的拆解过程中,专业团队将YU7拆解为数百个零部件,重点解析了四大核心维度:高强度钢占比超75%的车身结构、采用"蜂窝铝板+液冷板"双保险的电池安全设计、搭载双Orin芯片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以及通过32处声学包实现的图书馆级NVH表现。易车技术总监在视频中直言:"这款车的用料标准远超同级,很多隐藏设计甚至颠覆了传统认知。"
这场技术盛宴很快获得双重认证。雷军在个人社交平台转发视频并配文:"建议所有YU7准车主都看看,也欢迎行业专家批评指正。"面对网友"拆解视频太专业"的评论,他特别回应:"团队确实花了大功夫,连每个螺栓的扭矩参数都标注清楚了。"数据显示,该视频上线12小时播放量突破500万,相关话题登上微博汽车榜TOP3。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这种"透明化"营销正在重塑汽车评测生态。与传统车企遮遮掩掩的态度不同,新能源品牌更倾向于通过技术解构建立信任感。此前某新势力品牌曾因拆解视频暴露底盘布线问题引发争议,而此次小米YU7的"硬核展示"显然经过精心准备——拆解过程中发现的12项专利设计,包括可快速更换的电池模组和自修复涂层技术,都成为技术实力的有力注脚。
随着视频持续发酵,关于"技术透明度与商业机密"的讨论也在升温。有法律专家提醒,车企在公开核心技术时需注意知识产权保护,但多数网友认为这种开放态度值得鼓励:"敢让消费者看清楚里子,比单纯比参数更有说服力。"目前,易车已宣布将推出YU7极限测试系列内容,包括碰撞实验和耐久性挑战,这场技术营销战显然才刚刚打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