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小米景驭科技有限公司的正式成立,标志着小米集团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迈出关键一步。据公开工商信息显示,这家新企业的经营范围覆盖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智能车载设备研发、汽车零部件零售及充电设施运营等多个领域,显示出小米在智能出行领域的战略纵深进一步拓展。

作为小米生态链的重要延伸,小米景明科技有限公司自2023年7月成立以来便动作频频。这家注册资本达1亿元的企业,最初以技术服务、通信设备销售及新能源汽车销售为核心业务,随后通过在珠海、贵阳、日照、南昌等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快速构建起覆盖研发、销售、售后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此次北京新公司的落地,不仅强化了其在华北市场的战略支点,更通过整合智能车载设备与汽车后市场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新公司的业务版图凸显小米的生态化思维。除整车销售外,其经营范围还延伸至润滑油、交通标识等汽车消耗品领域,甚至涉足二手车经纪业务。这种"硬件+服务"的组合模式,既延续了小米在智能家居领域积累的用户运营经验,又通过智能车载设备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为车辆赋予更多场景化功能。例如,依托小米成熟的AI语音交互系统,未来车载设备可能实现与智能家居的无缝联动,打造"人-车-家"闭环生态。
产业链协同效应正在显现。小米将移动终端领域积累的芯片研发、操作系统优化能力,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智能驾驶技术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技术壁垒。其充电设施运营业务更与小米生态链企业形成联动,通过布局超充网络、开发便携式充电设备,构建起覆盖出行全场景的能源解决方案。这种跨领域的技术迁移能力,或将成为小米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破局关键。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小米选择此时加速布局恰逢其时。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消费者对车载智能设备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小米凭借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品牌认知度与供应链管理能力,有望快速切入这片蓝海市场。其"硬件利润不超过5%"的定价策略,若延伸至汽车领域,或将重塑行业价格体系,推动智能出行技术普惠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