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AEB强制国标虽迟但优:速度范围更广,为汽车安全立新规

   时间:2025-11-07 09:08:41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汽车行业在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领域正迈出关键一步。尽管强制实施时间晚于欧盟,但即将出台的国标在技术指标上已实现超越。根据《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报批稿)显示,M1类乘用车(9座及以下载客车辆)的AEB触发范围扩展至10-80km/h,N1类货车(总质量≤3.5吨)则设定为10-60km/h,均高于欧洲ECE R152标准60km/h的限值。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朱西产教授指出,欧洲标准仅覆盖60km/h以下场景,而中国国标将高速工况纳入强制要求,这标志着技术规范的实质性提升。在碰撞预警时间窗方面,中欧标准达成共识——系统需在紧急制动前0.8秒发出警报,确保驾驶员拥有充足反应时间。

针对不同目标类型的容错机制,国标展现出差异化设计:车辆与行人目标的试验容错率为10%,自行车及两轮摩托车则放宽至20%。这种分级设定既保障基础安全,又兼顾复杂场景的识别难度。编制说明特别强调,该标准聚焦前向AEB功能,暂未涵盖侧向与后向制动需求。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报批稿删除了关于系统优先级的表述。此前版本曾明确AEBS功能不应被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抑制,但最终文件选择回避这一技术争议。行业资深人士透露,当前智能驾驶系统普遍存在算法割裂问题——NOA(领航辅助)与ADAS(高级驾驶辅助)的预警、制动功能缺乏深度融合,导致紧急工况下系统间出现决策冲突。

实际案例显示,当NOA系统失效时,传统FCW(前向碰撞预警)的0.8秒警报可能引发驾驶员误操作。某智驾车型事故分析表明,分心驾驶状态下,TTC(碰撞时间)仅2秒的预警反而加剧了驾驶权争夺,导致事故后果恶化。这种系统间的不协调,暴露出多算法叠加的安全隐患。

市场层面,部分车企已推出超越国标的高速AEB功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通过全向防碰撞技术,实现对静止车辆120km/h的刹停能力。朱西产强调,此类性能依赖智能辅助驾驶算法,远超传统ADAS系统的技术边界。值得注意的是,华为CAS 3.0虽提供前向、侧向、后向AEB,但本次国标仅规范前向功能,侧后向制动仍属企业自选配置。

技术演进与标准制定的错位,折射出行业发展的深层矛盾。在强制性国标构建安全底线的同时,中国汽车产业正通过智能驾驶技术创新探索更高安全边界。如何协调多系统协同、完善全向制动标准,将成为下一个技术竞争焦点。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