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上,一项堪称“人类史上最高”的薪酬方案引发全球关注。马斯克凭借超过75%的股东支持率,成功通过总额达1万亿美元的薪酬包计划。这一数字不仅远超硅谷此前热议的1亿美元offer,更将薪酬标准推向全新维度——从“亿级”直接跃升至“万亿级”。
根据方案细则,马斯克需完成12项阶梯式绩效目标才能解锁全部奖励。具体包括:特斯拉市值需从当前的1.1万亿美元飙升至8.5万亿美元,相当于超越当前全球市值最高的英伟达;净利润要从2024年水平激增24倍至4000亿美元,最低门槛也需达到500亿美元;产品交付方面,需累计售出2000万辆汽车、拥有1000万活跃FSD订阅用户、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Optimus,并运营100万辆Robotaxi。每完成一个阶段目标,马斯克将解锁相应比例的股权奖励。
若全部达成,马斯克在特斯拉的持股比例将从13%增至25%,按8.5万亿美元市值计算,新增股权价值约1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3万亿元)。这一数字不仅超过特斯拉成立以来的利润总和,更可能使其在64岁时成为全球首位万亿富翁。即便仅完成部分目标,路透社估算其仍可获得200亿至4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3亿至2846亿元)的奖励。
股东大会上,另一项关联投票同样引发关注:特斯拉董事会正就是否投资马斯克旗下AI公司xAI进行审议。尽管最终结果尚未公布,但支持派已占据上风。马斯克在会上强调,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超越智能手机,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产业”,并预言“地球上每个人都会想要拥有一台机器人”。这番言论与其薪酬方案中交付100万台Optimus的目标形成呼应。
针对量产挑战,马斯克透露Optimus单台成本已压至2万美元,但前臂精密工程、真实世界AI运行及大规模制造仍是三大难题。他自信表示:“全球只有特斯拉同时具备这三项能力。”这种自信或源于其持股结构的特殊设计——除已实缴的4.14亿股外,2018年激励计划中的3.04亿股(含今年8月法院暂判的9600万股)仍存争议,而新方案将新增最多4.24亿股分期解锁股权。
值得玩味的是,这场科技界薪酬盛宴的另一端,OpenAI首席执行官奥特曼近日自曝“零股权”身份。在OpenAI完成重组后,其继续保持对公司的无股份状态,仅通过回应“若早接受股权可减少阴谋论”的言论,间接承认这一安排引发的争议。两位科技领袖在股权设计上的截然选择,为行业增添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