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聚焦科学人才与中国科学发展的主题论坛近日在北京顺利举行,此次活动是为了纪念科学传播平台“知识分子”创立十周年而特别策划的,主题为“科学人才与中国科学的崛起”。
在论坛上,“知识分子”的创始总编辑、著名生物学家饶毅向年轻科研人员提出建议,不必将追求“杰青”称号或院士头衔作为唯一目标。他强调,真正重要的是个人的真才实学,而不是这些外在的荣誉标签。他指出,一个单位愿意接纳你,必然是看中了你的实际能力,而非仅仅因为你的头衔。
饶毅还回顾了40年前许多人面临的选择:是留在体制内工作,还是投身商海“下海”。他表示,当时许多人选择“下海”并取得了成功,而今天,选择不参与评奖、不追求头衔,同样可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饶毅在论坛上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目前的科研经费总量已经相当充足,不应再过分强调增加经费投入,而应更加注重经费的使用效率。他呼吁避免将资金用于那些无病呻吟或缺乏实际意义的研究项目上。
据了解,“知识分子”是由非营利科学公益机构智识学研社(北京市海淀区智识前沿科技促进中心)打造的科学传播平台。本次论坛由智识学研社、“知识分子”、《赛先生》以及北京市海淀区人才工作局联合主办,同时也是2025“智汇海淀”人才主题周的一项重要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