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存储芯片巨头闪迪公司近日成为市场焦点,其股价单日飙升15.3%至每股239.48美元,年内累计涨幅突破565%,创下历史新高。这一表现源于公司公布的季度业绩远超市场预期,同时在AI数据中心需求推动下,管理层大幅上调未来业绩指引,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反应。
据华尔街分析师统计,至少11家投行在闪迪发布财报后迅速上调其目标股价。CNBC采访的业内专家指出,该公司股价仍有上行空间,主要得益于AI技术发展带来的存储芯片需求爆发。作为全球最大的NAND闪存供应商之一,闪迪已将11月合约价格提高50%,这一举措直接导致存储模组产业链震动。
价格调整引发连锁反应,创见、宜鼎、宇瞻等主要存储模组厂商相继暂停出货并重新评估报价。其中创见从11月7日起全面停止报价,其公开声明称"市场环境将持续向好",暗示后续价格可能进一步上涨。这种集体反应暴露出当前存储芯片市场的严重供需失衡。
产业动态显示,AI数据中心正吞噬全球存储芯片产能。DigiTimes Asia报道指出,晶圆厂生产线持续向GPU和高端内存倾斜,导致消费级SSD供应持续紧张。这类固态硬盘主要用于个人电脑和游戏主机,现在面临交付周期延长和价格上行压力。威刚董事长在行业论坛上直言,从业三十年来首次遭遇所有关键存储元件同时短缺的极端情况。
需求结构转变尤为显著。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NAND闪存以及机械硬盘三大类产品,均出现被AI数据中心需求挤压的现象。闪迪预测数据显示,到2026年数据中心将超越移动设备,成为NAND闪存的最大消费方,这一趋势正在重塑全球存储产业格局。
市场分析机构警告,随着闪迪率先提价且AI产能争夺持续,消费电子领域可能迎来新一轮涨价潮。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的存储成本或将显著上升,这种传导效应可能在未来6-12个月内逐步显现。当前晶圆厂扩产计划集中在高端领域,传统消费级产品产能恢复仍需时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