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最新预测,未来两天内,我国可能迎来中等强度的地磁活动。受此影响,黑龙江漠河、新疆、内蒙古等北方地区,有望在今晚至明天凌晨观测到极光现象,其中红色弱极光为主流,但也不排除出现红绿复合极光的可能性。
极光的形成,是太阳活动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的奇妙结果。当太阳发生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剧烈活动时,会释放出大量高速带电粒子流。这些粒子穿越星际空间,抵达地球后与磁场相互作用,引发地磁活动。在地磁场的引导下,部分高能粒子闯入南北两极的高空大气层,与大气中的气体原子发生碰撞并释放能量,从而形成了绚丽的极光。
回顾过去一周,太阳耀斑连续爆发,11月7日至9日期间,太阳扰动触发了地磁暴,进而产生了极光。然而,受当时天气过程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雨雪天气,导致无法进行极光观测,这让不少追光者感到遗憾。不过,随着风云三号H星的发射入列,我们有了新的视角来欣赏这一自然奇观。
风云三号H星上搭载的广角极光成像仪,具备130°×130°的超大广角观测视野,能够在不到2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次极光观测。这一设备从太空视野全景展示了极光卵的形态和极光的精细结构特征,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极光观测数据。
风云三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胡秀清表示,广角极光成像仪的投入使用,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磁暴的过程和极光的形成机理,还能辅助预报磁暴、磁层亚暴以及电离层天气。同时,这一设备也为满足公众观看极光的强烈需求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撑。
根据最新预测,未来两天内,我国仍有可能出现中等强度的地磁活动。对于追光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