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迎来新势力黑马——小米汽车。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0月该品牌零售销量达48654辆,创下单月销量历史新高,其中主力车型YU7以33662辆批发量成为核心增长点,甚至超越特斯拉Model Y同期国内零售数据,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作为小米汽车首款量产SUV,YU7自7月6日启动交付后便展现强劲市场表现。根据第三方机构ECC情报局分析,该车型10月国内零售量显著高于特斯拉Model Y。对比特斯拉同期数据可见,其10月中国批发总量6.15万辆中,出口量达3.54万辆,国内零售量仅2.6万辆,不足YU7批发量的80%。结合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9月25日透露的累计交付量突破4万辆信息,YU7上市四个月累计交付已超7万辆,距离10万辆里程碑仅一步之遥。
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小米汽车供应链体系的深度整合能力。行业分析师指出,YU7的市场突破不仅验证产品竞争力,更凸显其从消费电子领域迁移而来的制造优势。此前小米汽车承诺2025年10月实现月交付量突破4万辆的目标已提前达成,其中YU7单一车型贡献率超80%。在技术储备方面,智能座舱系统、800V高压快充平台等创新成果,配合小米生态链的协同效应,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乘联分会报告特别强调,小米汽车10月零售数据在同期发布的新能源品牌中表现突出,印证其"科技+制造"双轮驱动战略的有效性。与传统车企不同,小米凭借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数亿级用户运营经验,正在重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逻辑。从底层技术互通到用户需求洞察,这种跨界融合模式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范式。
随着产能持续释放和销售网络扩张,小米汽车正朝着更高交付目标迈进。当前市场渗透率数据显示,该品牌技术迭代速度与市场策略灵活性已成为持续观察重点。作为科技公司跨界造车的典型案例,小米汽车的成功路径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其能否保持增长势头,将取决于供应链稳定性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输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