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在技术研发领域动作频频,其申请的一项名为“风口结构、空调系统和车辆”的专利引发行业关注。该专利公开号为CN120921881A,申请于2025年8月,核心创新在于通过优化空调系统风口结构,提升车内舒适度并降低生产成本。这一技术突破,标志着小米汽车在智能汽车核心部件设计上迈出重要一步。
根据专利文件披露,该风口结构由风壳、轨迹盘、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轨迹盘带动两个转动件协同转动,精准调节进入风口的风量,从而实现对车内气流的动态控制。这种设计不仅增强了空调系统的灵活性,还为车辆内部空间布局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例如,在狭小空间内,通过调整风口角度和风量,可显著提升乘客的体感舒适度。行业专家指出,这种创新结构有望成为未来汽车空调系统的设计范式。

在生产制造环节,小米汽车同样展现出技术积累的深度。其此前获得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专利,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显著提升了制造效率。该系统由第一加工工位、第一搬运工位和第二加工工位构成,其中搬运工位采用独特的1对多上料设计,减少了设备依赖和人工操作环节。据测算,这种设计可使生产成本降低约15%,同时提升产能利用率。这一技术布局与特斯拉、比亚迪等企业的自动化生产线形成技术对话,共同推动行业制造水平的升级。
自2021年成立以来,小米汽车已构建起庞大的技术专利体系。天眼查数据显示,该公司累计拥有2704项专利信息,涵盖电动化、智能化等多个领域。其技术布局呈现两大特点:一是聚焦核心部件创新,如此前公布的“电动风口结构”专利,通过机械结构优化为空调系统设计提供新思路;二是注重生产制造效率,通过自动化技术降低边际成本。这种“技术+制造”的双轮驱动模式,正转化为实际的市场竞争力。
在智能汽车赛道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小米汽车的技术路线引发行业思考。其单电机驱动双挡板的设计思路,不仅简化了空调系统结构,还为行业提供了成本控制的新范式。这种以技术创新驱动成本优化的策略,与部分企业单纯通过规模效应降本的方式形成鲜明对比。数据显示,小米汽车参与的12次招投标项目中,其技术方案的中标率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23%,这从侧面印证了其技术积累的市场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