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谷神星一号发射失利,三颗卫星暂未入轨,中国商业航天未来仍可期

   时间:2025-11-13 17:24:08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我国民营商业运载火箭谷神星一号(遥十九)在执行发射任务时未能成功将三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引发了航天领域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此次发射虽遭遇挫折,但作为国内民营航天的代表性火箭,谷神星一号的整体表现依然可圈可点。

发射当天,谷神星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初期各项程序按计划推进,一级、二级和三级火箭的点火与分离均未出现异常。然而,在四级火箭飞行约510秒时,发动机突发异常提前关机,导致火箭未能完成预定任务。事件发生后,研制单位星河动力航天迅速发布声明,表示已启动故障调查,并承诺彻查原因、推进复飞。这种快速响应和公开透明的态度,展现了民营航天企业的责任担当。

这并非谷神星一号首次遭遇发射问题。2023年9月,谷神星一号(遥十一)在发射仅67.5秒后,因一级发动机喷管扩张段加工缺陷导致姿态失稳,最终偏离轨道。两次失利提醒行业,航天工程对细节的要求极为严苛,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影响全局。尽管如此,谷神星一号的整体表现仍值得肯定。截至目前,该火箭已完成22次发射,其中20次成功,成功率达90.9%,不仅在国内民营航天中领先,甚至超越了国际同类火箭如美国“电子号”的90%成功率。

在22次发射中,谷神星一号已将81颗卫星送入太空,成为国内民营火箭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型号。2022年,它更创下“五战五捷”的纪录,实现“每月一箭”的高频发射,标志着我国民营航天技术日趋成熟,为商业航天市场注入了强劲信心。

此次失利导致三颗卫星未能入轨,包括长光卫星公司研制的吉星高分04C星、吉星平台02A04星,以及中北大学一号科研验证卫星。吉星高分04C星属于“吉林一号”高分系列,具备高分辨率和智能化特点,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查、城市规划等领域;吉星平台02A04星则以低成本、高承载为特色,为启东市提供港口开发、城市安全监测等服务,并搭载多项新技术验证;中北大学一号卫星主要用于技术验证和教学科研。

据分析,这三颗卫星可能因未达预定轨道而在短期内坠入大气层烧毁,无法完成原定任务。但影响范围有限:一方面,卫星可快速重新制造并通过后续发射补射,尤其是吉星平台02A04星采用低成本平台,补射难度较低;另一方面,重新制造过程中可优化设计,甚至增加新功能。例如,“吉林一号”系列目前已有141颗卫星在轨,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商业遥感卫星工程,此次失利仅会短暂延缓组网进度,不影响整体完整性;启东市的动态监测任务也可在补射后恢复;中北大学一号卫星的失利对科研影响较小,未来可通过其他发射任务补充。

航天领域的失败从非偶然,而是技术积累的必经之路。以SpaceX为例,其猎鹰1号在2006至2008年的五次发射中仅成功两次,成功率仅40%,但通过不断试错,猎鹰9号的成功率已提升至98.8%。对我国商业航天而言,此次失利同样是一堂宝贵的技术课。近年来,国内商业航天发展迅速,从谷神星一号到天龙二号,从长光卫星到千乘探索,已形成技术、产业和市场的完整生态。尽管目前仍存在技术短板,但随着技术迭代和经验积累,未来有望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