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蔡昉谈人工智能:投资热存泡沫,应用需“智能向善”破发展难题

   时间:2025-11-14 06:20:46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太湖世界文化论坛·钱塘对话的现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蔡昉就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热潮发表了独到见解。他指出,这一轮人工智能投资热潮持续升温,甚至呈现出“难以冷却”的态势。据相关预测,今年上半年,美国GDP超过九成的增长均源自人工智能相关投资,这一数据足以彰显该领域的热度。

面对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蔡昉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本轮人工智能的发展,究竟是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还是又一次短暂的投资泡沫?为了解答这一问题,他引用了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的观点,指出当前的投资热潮中确实存在泡沫成分。不过,泡沫并非全然负面,它可分为产业泡沫与金融泡沫两类。产业泡沫虽伴随过热现象,但最终能沉淀下先进技术,提升生产率,为社会创造财富;而金融泡沫则注定会破裂,给市场带来冲击。

蔡昉进一步分析称,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庞大的应用市场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提供了广阔空间。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人工智能的“双刃剑”属性也将充分显现。他强调,“智能向善”不应仅局限于技术研发或开发环节的单一“对齐”,而应贯穿人工智能应用的全流程,需要所有参与主体共同对标,以确保其发展方向符合社会整体利益。

在探讨人工智能“对齐”问题时,蔡昉特别提到了如何让人工智能系统与人类价值观、道德标准保持一致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人工智能投资应如何对标高质量发展目标?他指出,AI技术在提升部分企业生产率的同时,也可能将劳动力挤压到生产率较低的部门,从而形成“马太效应”,导致整体生产率提升不及预期。因此,对中国而言,人工智能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提升生产率,打破供给侧层面的增长制约。

从需求侧来看,蔡昉认为,随着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消费需求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劳动年龄人口因承担养老保险缴费、家庭养老责任和预防性储蓄三重负担,消费能力受到抑制;而老年人群体则因收入有限,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偏低。因此,人工智能应致力于提升各年龄段人口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以激发市场活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蔡昉提出了具体建议。他提到,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银发经济,既可以提高赡养生产率,扩大养老资源供给,又可以提高分享水平,让科技成果惠及更多老年人。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解决老龄化问题,还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