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全栈AI赋能:阿里云如何以技术革新重塑2025年双十一新体验

   时间:2025-11-15 01:13:40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电商行业在近年来持续演变,2025年的双十一购物节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景象。大促周期进一步延长,但规则却更为简化,用户参与门槛显著降低。与此同时,消费场景也发生了深刻变革,淘宝闪购的加入,以及外卖等即时消费与电商的深度融合,使得参与双十一的人数再创新高。据统计,天猫双十一启动首日,其APP日活跃用户数便突破6亿,达到历史新高。

随着用户量的激增,购物高峰时段也发生了变化。过去集中在晚间八点到十点的购物热潮,如今已演变为午间十二点的外卖即时消费与晚间八点的传统购物双峰格局。这一变化对系统的流量调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考验着电商平台的技术实力。

在双十一技术备战的第17个年头,阿里云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淘宝闪购、飞猪、饿了么等业务的整合,带来了流量峰值与用户活跃时间的双重变化。距离双十一仅剩两个月时,云基础设施的转发网关承载量急剧上升,网元消耗量呈指数级增长,原本看似充裕的VPC容量面临崩溃风险。一场基础设施保卫战悄然打响,阿里云技术团队迅速进入战时状态。

面对挑战,阿里云团队选择了创新之路。他们放弃了传统的VPC拆分方案,转而打造了一套前所未有的200万VPC级联方案。通过软硬协同技术,在网关层扩展多级流表,打通超大VPC的逻辑互联,成功将单VPC容量提升至200万,提前化解了双十一的网络瓶颈。这一技术突破为千万核CPU集群的组网奠定了基础,使得算力得以精准分配与高效利用。

随着CIPU架构的不断演进和规模化部署,阿里云在双十一期间上线了千万核CPU算力。这一规模的数量级扩展标志着阿里云基于CIPU架构的算力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技术的突破换来了双十一的丝滑购物体验,用户操作更为顺畅,推荐、营销等核心场景性能显著提升,RT延时降低超30%,每一次操作都能即时反馈。

双十一不仅是电商的盛宴,也是AI技术的超级练兵场。今年双十一,AI全面渗透各个环节,从消费者端的智能搜索、推荐,到商家端的智能客服、经营分析,再到平台端的搜索、推荐引擎体系,大模型在整个电商体系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AI正在成为商家的重要生产工具,提升经营效率,改善用户体验。

在商家侧,淘宝基于Qwen3家族多款模型打造了生意管家、店小蜜等应用。生意管家的AI数据分析师为商家提供经营数据分析,覆盖90%的中小商家核心分析场景。店小蜜则能精准连贯理解用户意图,自动化处理售后问题。面向商品出海场景,多个翻译模型支持了淘宝出海的商品翻译需求,单日调用量超14亿次。

要在数亿用户的超级APP上支撑如此大规模的AI应用,云基础设施能力成为关键。阿里云通过多级亲和性与拓扑感知调度设计,实现了卡间互联路径更短、带宽更优。灵骏智算集群深度融合了阿里云在计算、存储与网络虚拟化领域的技术积累,为AI与业务场景提供了稳定、高性能的支撑能力。

双十一的全栈AI检验对阿里而言只是开始。阿里巴巴集团正在积极推进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持续追加投入。阿里云的定位是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在模型层面,通义千问坚定开源开放路线,打造AI时代的基础平台。截至目前,通义千问已开源300多个模型,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衍生模型超17万个,位居全球第一。在基础设施层面,阿里云正全力打造AI超级计算机,灵骏智算集群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当前,以灵骏为代表的智算产品已渗透千行百业AI场景,如自动驾驶、金融、物流等。根据IDC报告,阿里云在AI基础设施市场份额中占据领先地位,取得模型训练和模型推理市场的双项冠军。

这些投入不仅换来了市场地位,也换来了超出当前市场需求的超级能力建设。尽管短期内可能不会再有如此大体量的单一用户和全民参与活动,但云服务作为基础设施的意义正在于此。站在AI发展的节点上,云平台需要前瞻性建设,为业务创新预留技术缓冲带。今天的超级能力建设,是为后续的超级场景埋下的伏笔。历年的双十一如此,科技产业的历史亦如此。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