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R眼镜光波导技术:传统瓶颈待突破,超表面波导或成破局新方向

   时间:2025-11-17 15:10:11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期间,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孙小卫就AR眼镜光波导技术发表了深度见解。他指出,尽管AR眼镜被视为下一代主流AI终端,但当前光波导显示方案仍面临全彩显示、大视场角与轻薄单片难以兼顾的困境,这一矛盾被称为行业“不可能三角”。

几何光波导与衍射光波导是目前主流技术路线。几何方案以高光学效率、优异色彩表现著称,但加工需将多层镜片精密叠合,良率低且成本高昂,meta最新发布的Ray-Ban Display即采用该方案。衍射方案中,表面浮雕光栅光波导因兼容半导体工艺被广泛采用,meta Orion原型机与Rokid Glasses均属此类,但其色散问题与视场角受限于材料折射率的短板同样突出。体全息等全光工艺虽无刻蚀工艺,却对光波长敏感且供应链缺失,索尼、尼卡光学等企业正持续攻关。

视场角受限是当前AR显示的核心挑战之一。衍射方案中,红绿蓝三色光因波长差异产生衍射角度偏差,导致色散现象。为避免色偏,厂商不得不压缩视场角范围。波导片折射率成为另一关键因素——碳化硅材料折射率达2.6以上,可使meta Orion实现60度全彩视场角,而玻璃基底产品因折射率不足2.0,视场角多停留在30度水平。光波导内部全反射导致的亮度衰减、双目光引擎色彩补偿差异,以及彩虹纹、漏光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技术瓶颈。

为突破“不可能三角”,孙小卫团队提出超表面波导解决方案。该技术通过二维平面亚波长结构,对光波的振幅、相位、偏振进行逐点精准调控,使三色光偏转至同一角度。团队开发的逆向设计算法可反向推导最优光学参数,相比传统固定周期光栅设计,赋予工程师更大自由度。实验数据显示,超表面波导不仅消除色散、突破视场角极限,还能保持视场范围内亮度均匀性,其单层结构使系统重量较三层方案降低67%,同时保留玻璃通透质感。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