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图新曾凭借导航电子地图资质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但近年来智能驾驶行业的技术路线变革对其业务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面对“无图”方案带来的挑战,这家老牌数据服务商正通过战略调整寻求突破,将人工智能作为核心驱动力重构业务版图。
公司CEO程鹏在近期举办的创想大会上明确表示,智能驾驶领域远未形成终局格局。针对“行业最终仅存三家企业”的预测,他引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进行反驳,强调当前全行业尚未解决安全性和用户体验的双重难题。数据显示,四维图新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2%至26.6亿元,但净亏损仍达7.08亿元,这促使管理层重新审视技术路线选择。
在战略转型方面,四维图新采取“跟随创新”策略,通过投资鉴智机器人强化技术布局。这笔2.5亿元现金加15.5亿元资产注入的交易,使其获得这家双目立体视觉技术企业39.14%的股份。新组建的智驾平台将整合地平线和高通双平台技术,形成覆盖低中高阶的软硬件一体化产品矩阵。程鹏透露,合并后的技术团队将聚焦“一套工具链、一个数据集、一条产品主线”的研发模式,目标是在两年内实现高阶辅助驾驶方案量产上量。
行业整合趋势在供应链端愈发明显。据供应商透露,当前智驾方案商面临两条发展路径:要么独立上市,要么与车企或头部Tier1深度绑定。四维图新的优势在于其传统地图业务积累的客户资源,在低阶和中阶辅助驾驶市场已斩获500万台量产订单。公司计划用18-24个月开拓高阶市场,目标是在该领域渗透率达30%时获取3%的市场份额,即至少100万台定点车型。
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成为转型关键。四维图新已完成DeepSeek等开源算法的私有化部署,内部推行AI工具使用考核制度。目前研发代码中AI生成占比已达30%,员工智能体训练通过率100%。这种变革直接体现在产品竞争力上:基于地平线征程6B的PhiGo Entry方案以千元级成本实现行泊一体功能,Pro方案则通过低于20瓦的功耗实现全场景覆盖,均获得国际车企定点。
业务结构调整方面,程鹏提出“三七开”的转型目标:到2028年,AI相关业务营收占比将从目前的30%提升至70%。公司正将汽车供应链技术向两轮车、机器人、无人机等领域延伸,但明确否认短期内涉足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这种谨慎态度体现在其设定的“准入标准”上——只有当机器人能完成复杂烹饪任务时,才会考虑全面进入该领域。
资本运作层面,四维图新通过系列投资构建生态体系:间接持有佑驾创新9.06%股份成为最大外部股东,增资的南京四维智联已提交港股上市申请,新并入的鉴智机器人也启动IPO筹备。若这些布局顺利推进,资本市场将出现首个以四维图新为核心的智驾生态集群。管理层预计,通过AI驱动的组织优化,主营利润减亏幅度将在明年显著扩大,整体盈利目标定在2027年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