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器人领域,一位年轻创客的崛起正引发行业关注。2004年出生的黄一,2023年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大一学生的身份,凭借陆空两栖无人机项目斩获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一等奖。这个立志"用科技改变世界"的年轻人,同年仅用数十天便在宿舍打造出成本不足2万元的双足机器人AlexBot,并完成全栈开源,相关代码在GitHub收获超4000星标,文档浏览量突破20万次。
与传统机器人企业不同,黄一选择将核心技术完全开放。其团队研发的AlexBot系列突破多项技术瓶颈,在机械结构、运动控制、算法训练等模块实现全栈自主开发。这种开源策略迅速吸引高校科研机构、创业公司及工业检测领域的关注,目前已有十余家企业及高校成功复刻其技术方案。2025年3月,刚满21岁的黄一提前完成本科学业,随即在上海创立萝博派对,成为国内最年轻的人形机器人企业掌门人。
公司成立初期即展现独特战略定位。面对某上市公司数百台订单意向,黄一果断拒绝,选择将资金投入底层技术研发。团队耗资数百万元打造的ATOM01与ATOM02-M系列样机,已掌握核心零部件自主化能力。这种"重技术轻量产"的打法,在行业普遍追求短期收益的环境中显得尤为特别。黄一解释称:"当前阶段应优先构建技术基础设施,吸引高质量开发者参与生态建设。"
技术布局方面,萝博派对形成差异化竞争路线。其研发的ATOM02系列计划于2026年二季度开源全部技术栈,涵盖机械设计、电控系统、运动算法等全维度模块。这种"开放生态"策略正形成独特优势:通过社区共建加速技术迭代,利用模块化设计降低升级成本,最终构建起涵盖开发者、用户、供应商的完整生态体系。
行业变革的东风正在吹拂。大模型与多模态AI的突破,使机器人具备理解复杂指令和自主决策能力;模块化硬件标准化的推进,显著降低开发门槛;sim-to-real技术的成熟,让机器人能快速适应真实环境。更关键的是,供应链成本持续下降——高扭矩执行器价格三年内下降60%,轻量化材料成本降低45%,这些变化使双足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成为可能。
当前双足机器人仍面临双重挑战:工程层面需解决动态平衡控制难题,智能层面要突破环境理解与任务泛化能力。但行业已显现智能手机初兴时期的特征——技术可行性得到验证,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开发者生态初步形成。据统计,全球双足机器人相关开源项目数量过去两年增长300%,中国开发者贡献了其中40%的核心代码。萝博派对的崛起恰逢其时。其全栈开源模式不仅降低行业准入门槛,更通过社区反馈机制形成技术进化闭环。团队研发的分布式训练框架,已能支持千台机器人协同学习;建立的物理交互数据库,包含超过50万组真实场景数据。这些基础设施的构建,正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当其他企业忙于产品量产时,萝博派对已着手搭建下一代机器人计算平台。
在最近完成的千万美元级种子轮融资中,经纬创投、小米战投等机构看重的正是这种生态布局。领投方代表表示:"黄一团队不仅掌握核心技术,更构建起连接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桥梁。这种开放模式可能催生出机器人领域的'安卓生态'。"随着ATOM02系列发布在即,这场由年轻人发起的机器人革命,正在改写行业游戏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