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三季度净利创新高,业绩亮眼背后股价却“跳水”为哪般?

   时间:2025-11-20 07:39:13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小米集团最新发布的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单季营收首次突破1100亿元大关,达到1131亿元,同比增长22%,这已是连续第七个季度营收增幅保持在20%以上。然而,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并未在资本市场获得积极反馈,财报发布后首个交易日,小米股价低开低走,最终收跌近5%,盘中更是一度触及38.22港元的阶段性低点。

从业务构成来看,小米的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本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成为最大增长引擎,收入规模达到290亿元,同比增长近两倍,其中汽车业务贡献了283亿元收入。公司披露,三季度汽车销量达10.88万辆,平均售价超过26万元,这一价格水平相当于约245部小米手机的售价。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板块已实现经营盈利7亿元,在造车新势力中率先突破盈利关口。

传统核心业务方面,手机与AIoT业务仍占据主导地位,本季度合计收入841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超过74%。不过,这两大业务的增长势头明显放缓,收入同比增幅仅为1.6%。具体来看,手机业务收入460亿元,出货量微增0.5%至4330万台,但平均售价同比下降40元至1062元;A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5.6%;互联网服务收入94亿元,增长10.8%。

利润表现方面,小米本季度毛利润达259亿元,同比增长17%,毛利率水平有所提升。其中,汽车等创新业务毛利润74亿元,据此推算该板块毛利率约为25.5%,较二季度下降约1个百分点。手机与AIoT业务毛利率则提升至22.1%,同比增加1.3个百分点,成为支撑整体利润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本季度净利润创新高背后存在特殊因素。财报显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其他收益合计约6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亿元大幅增加60亿元。若剔除这两项非经常性损益,公司实际净利润约为6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0%。这种利润构成特点与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存在相似之处,均受到投资收益等非核心业务影响较大。

资本市场对这份财报的反应颇为冷淡。尽管小米营收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且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但股价表现却与业绩形成鲜明对比。自9月末触及59.9港元的高点以来,小米市值已缩水约5000亿港元,目前万亿港元市值关口面临考验。不过,从全年表现来看,公司股价仍累计上涨12.5%,显示出长期投资者对其战略转型的认可。

分析人士指出,小米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如何维持多元化业务的均衡发展。虽然汽车业务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但手机等传统业务增长放缓可能影响市场信心。公允价值变动等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程度,也成为投资者评估公司真实盈利能力的重要考量因素。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小米需要持续证明其多元化战略的可持续性。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