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浪潮正对内存芯片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供应链紧张局势持续加剧,推动价格不断攀升且短期内难以缓解。根据权威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GenAI的内存解决方案》双周报告,内存芯片价格预计将在2026年第二季度前较当前水平再上涨约50%,这一预测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存储器市场价格波动已显著传导至消费电子终端领域,智能手机行业首当其冲。中国安卓阵营厂商普遍面临新机定价压力,而苹果iPhone系列受影响程度相对有限。市场数据显示,作为移动设备核心组件的LPDDR内存价格涨幅尤为突出,三星LPDDR 4X芯片今年经历两轮调价,从每颗6美元飙升至25美元,涨幅超过300%。更先进的LPDDR 5系列价格走势类似,11月甚至出现供应商暂停报价的特殊情况。
当前内存市场已完全转向卖方主导格局。传统按季度规划的采购模式被彻底打破,部分手机厂商订单遭直接削减。某中国存储器企业高管透露:"现在采购决策取决于三星、SK海力士的供货能力,而非终端厂商的需求规划。"红魔游戏手机产品负责人姜超证实,近期团队正全力协调供应链保障物料供应。
成本压力迫使中国手机厂商调整定价策略。小米10月底发布的Redmi K90标准版起售价2599元,较前代产品上涨300元,引发市场热议。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公开表示存储芯片涨价幅度超出预期,创始人雷军也坦言成本压力巨大。尽管如此,主流厂商库存水平普遍偏低,小米、OPPO、vivo等品牌的DRAM库存周期不足两个月,部分型号甚至低于三周,停产将直接导致市场份额流失,提价成为唯一可行方案。
行业分析指出,内存成本激增将重塑手机价格体系:高端旗舰机型可能延续涨价趋势,中端产品涨幅相对温和,而入门级产品面临严峻挑战。由于缺乏成本优化空间,部分厂商或将削减产品线并控制出货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苹果iPhone的定价策略展现出更强韧性。数据显示,iPhone 17 Pro Max的1TB与2TB版本价差达4000元,内存容量翻倍带来的溢价空间是安卓阵营的两倍以上,且消费者接受度持续保持高位。
高级分析师Ivan Lam指出,智能手机物料清单(BOM)成本显著上升,部分机型涨幅可能达到15%。这种成本压力将主要冲击中高端市场,厂商要么压缩利润空间,要么牺牲销量增长,甚至可能同时面临双重困境。随着主要内存供应商持续扩大AI数据中心芯片产能,消费电子领域的供应链紧张局势预计将持续至2026年中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