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近期举办的开发者大会上指出,中国在全球开源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已占据领先地位。以Qwen、DeepSeek和Kimi为代表的国产模型在国际评测中展现出强劲竞争力,标志着中国开源技术正深度参与全球AI创新浪潮。他强调,开源模式已成为驱动信息技术革新的核心动力,尤其在AI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其开放协作的特性正重塑产业生态。
倪光南分析称,中国开源事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国家战略的持续支持。"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的扩大开放与科技合作方针,为本土企业参与全球开源生态创造了有利条件。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开源社区的参与度显著提升,不仅在AI大模型领域实现突破,更在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层面形成规模效应。例如开源欧拉社区已吸引超过2100家机构加入,汇聚2.3万名开发者,全球下载量突破550万次,这些指标均体现中国开源力量的崛起。
针对AI技术变革对产业格局的影响,倪光南特别提到服务器操作系统正经历关键转型。随着"人工智能+"战略的推进,传统操作系统向原生AI系统升级成为必然趋势,这既是技术迭代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科技自主可控的重要路径。他指出,中国需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在基础软件领域构建自主技术体系,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在谈及发展路径时,倪光南呼吁行业坚持全球化视野,通过开源协作汇聚全球智慧。他建议建立更开放的创新机制,鼓励跨国技术交流,同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兼具技术深度与生态广度的软件产业环境。这种开放与自主并重的发展模式,被视为构建健康软件生态的关键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