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菜肉馄饨》导演专访:沪语电影“含沪量”高,地域叙事能否成中小成本破局之法?

   时间:2025-11-21 19:20:08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沪语电影《菜肉馄饨》近日成为影视市场的一匹黑马,这部以全上海话对白、全上海制作班底打造的本土故事片,六天票房突破1550万元。影片以丧偶独居的上海退休工程师老汪为主角,讲述他在为儿子张罗相亲过程中意外卷入情感漩涡的故事,被观众称为银发版《爱情神话》。导演吴天戈表示,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商业片,更是一封献给城市、父辈和孩子的情书。

影片主演周野芒凭借《水浒传》中的林冲、《爱情神话》中的老乌等角色深入人心,此次饰演老汪一角,导演称其善良本分、内敛儒雅的气质与角色高度契合。除周野芒外,潘虹、茅善玉、陈国庆等上海籍演员的加盟,以及倪夏莲、陈龙章龄之夫妇等客串出演,为影片增添了浓厚的市井气息。吴天戈透露,许多演员是毛遂自荐,几乎都是本色出演,这种真实的呈现方式让观众倍感亲切。

影片场景设计极具上海特色,咖啡厅、梧桐路、国际饭店下午茶等元素与包馄饨、菜市场、蜂花牌檀香皂等生活细节交织,构建出老汪的生活宇宙。导演表示,剧组力求100%忠实于物理真实,从复兴公园旁的南昌路168号到长乐路、人民公园相亲角,每个场景都基于人物行为逻辑精心考量。这种真实感不仅增强了影片的在地性,也让观众更能代入角色情感。

故事表面是父亲为儿子相亲,实则探讨两代人的和解。老汪与已故妻子素娟的对话场景处理得尤为克制,导演通过不让素娟与他人同框的方式,避免过度煽情。吴天戈坦言,影片希望以平淡的方式引发观众共鸣,而非刻意挠痒或卖惨。这种风格与上海文化中“不响、心照不宣”的处世哲学相呼应,摄影、剪辑和音乐也都追求淡雅质感,德彪西的《月光》长镜头便是典型例证。

影片中一些细节引发讨论,如徐祥饰演的儿子蹲下安慰父亲的动作被误解为“欲跪未遂”,导演解释这是演员即兴发挥,因机位问题造成视觉误差。对于大团圆结局,吴天戈认为这是创作者的有意温情,不同于小说,电影希望给故事一个温暖的收尾。拍摄当天恰逢茅善玉生日,片中蛋糕场景成为真实惊喜,这种细节处理让影片更具人情味。

在发行策略上,《菜肉馄饨》选择分线模式,率先在上海、江苏、浙江上映,并采用与本土品牌联动、打造主题会客厅等宣发方式。目前上海地区票房占比超九成,上座率稳居新片榜首。导演认为,影视创作应像饮食偏好一样细化内容,而非指望全国观众都喜欢同一道菜。这种思路与近年来《爱情神话》《繁花》等上海题材作品的成功不谋而合。

分线发行虽被视为行业破局之道,但市场经验尚不成熟。此前《沉默笔录》《非诚勿扰3》等项目的尝试效果未达预期,甚至引发不正当竞争争议。吴天戈希望《菜肉馄饨》至少能实现盈亏平衡,为中小成本电影探索良性循环模式。制片人顾晓东提出,与其追求单部影片爆款,不如尝试拍摄十部总票房达一亿的细分内容作品。

影片结尾彩蛋中,老金与妹妹在苔圣园门口拥抱的场景致敬了《繁花》,而老汪常去的美术馆楼下正是《好东西》中周野芒看门的公寓。这种跨作品联动形成独特的上海影视宇宙。导演透露,后续将继续开发沪语IP,关注在地文化,通过地域叙事与代际问题的结合,探讨具有共性的亲情和老年人生活话题。他引用上世纪30、40年代的城市情节剧传统,强调以个体家庭故事记录历史的创作理念。

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复苏态势,年度总票房已超去年,全年有望冲击500亿元。然而,多个热门档期表现平淡,部分受关注项目票房遇冷。吴天戈认为,这为行业敲响警钟,创作者需反思自身问题,真诚面对观众。他强调,市场行为不能归咎于买方,只有持续提供优质内容,才能重新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