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际展览中心近日迎来了一场聚焦空天信息与商业航天的行业盛会——首届空天信息与遥感卫星技术设备展览会暨第三届商业航天遥感卫星应用大会。这场由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主办的展会,吸引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数百家企业、科研机构及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展示从核心元器件到系统解决方案的全链条创新成果。开展首日,展馆内人潮涌动,专业观众与参展商的交流声此起彼伏,技术探讨与合作洽谈的热烈氛围贯穿全场。
作为商业航天领域的标杆企业,珠海航宇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宇微”)在此次展会中成为焦点。其展位以“珠海一号”遥感卫星星座为核心,通过实物模型、动态演示及互动体验等方式,系统呈现了卫星大数据从采集、处理到应用的全流程能力。展区内,玉龙系列人工智能处理器芯片、卫星在轨智能处理系统等前沿技术成果同步亮相,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询问。工作人员透露,仅开展首日,展位就接待了超过300人次的专业咨询,技术团队与多家科研机构及企业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珠海一号”星座的展出尤为引人注目。该星座由航宇微自主发射与运营,目前已成功部署4颗视频卫星与8颗高光谱卫星,形成“天地一体”的数据采集网络。其高光谱卫星可精准识别植被覆盖、水体环境、地质地貌等20余类地物信息,分辨率达2.5米,数据服务已覆盖农业监测、生态保护、城市规划等10余个行业场景。例如,在长江流域生态监测项目中,该星座通过持续追踪水体富营养化变化,为环保部门提供了关键决策依据;在某智慧城市试点中,卫星数据与地面传感器联动,实现了对交通流量、建筑热岛效应的实时分析。
展位现场,航宇微还重点展示了卫星大数据的产业化落地案例。其开发的“空天信息智能服务平台”已接入超过500家行业用户,通过API接口实现数据按需调用,日均处理请求量突破10万次。在农业领域,平台结合AI算法可自动生成作物长势评估报告,帮助农户精准施肥灌溉;在应急管理方面,卫星影像与无人机数据融合,能在30分钟内完成灾情评估,为救援指挥提供支持。一位来自能源行业的观众表示:“航宇微的技术不仅解决了我们长期依赖国外数据的痛点,其定制化解决方案更贴合实际业务需求。”
技术交流环节同样活跃。航宇微组织了多场专题研讨会,围绕卫星星座组网、在轨计算、数据安全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公司首席科学家在演讲中指出,未来卫星将向“智能化、小型化、低成本化”方向发展,而航宇微正通过模块化设计与开源算法库,降低卫星研发门槛,推动行业生态共建。这一观点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多家企业现场表达了参与联合研发的意愿。
此次参展,航宇微不仅巩固了其在卫星遥感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更通过场景化展示与生态化布局,为空天信息产业的商业化路径提供了新思路。随着“珠海一号”星座的持续扩容与数据服务能力的提升,航宇微正逐步构建起覆盖全球的空天信息网络,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