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档名为《罗永浩的十字路口》的视频播客中,罗永浩与数码博主何同学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话题聚焦于锤子科技过往的诸多故事。其中,2018年5月15日在北京鸟巢举办的那场发布会成为了两人讨论的焦点。
何同学回忆起当时在发布会现场的感受,直言自己十分困惑。罗永浩对此表示认同,他坦言,即便是对锤子科技忠实支持的用户,在那场发布会上也难免会有同样的困惑。随后,罗永浩详细阐述了当年推出TNT工作站的初衷。他表示,自己一直渴望在科技领域做出大胆创新,不甘于进行小修小补式的改进。他以苹果为例,指出苹果虽一直试图整合iPadOS和macOS,但目前仅停留在图标整合层面,本质上仍是各自为政,存在重复造轮子的问题。而罗永浩认为,一台桌面级电脑若能融入多点触控和语音功能,其工作效率将远超传统的PC和Mac。
罗永浩还透露,在研发坚果R1手机时,他们就发现手机芯片的算力已接近过剩。于是,他们计划先为手机配备大容量内存,待CPU迭代升级后,再利用手机实现桌面级操作。这种模式下,用户无需依赖手机和电脑间的云同步文件,只需将手机连接显示器,就能无缝继续工作,体验更为直接便捷。
对于当年TNT项目遭遇的挫折,罗永浩认为决策本身并无错误,问题主要出在资源不足以及当时语音识别技术的局限性。他解释道,TNT的操作逻辑中,按住说话功能是为了在人与电脑交互时,将众多可能性大幅缩减至五到十个,从而提升识别准确率。在当年没有AI加持的情况下,该功能的准确率仍能达到百分之九十几。尽管现场演示时出现了失误,但内部demo版本的表现完全正常。
罗永浩进一步指出,当年行业普遍认为手机与电脑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否则将造成硬件资源的重复建设。他至今仍坚持这一观点,只是遗憾锤子科技倒闭后,其他厂商在这一领域也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当何同学问及“如果当年没有做TNT,锤子科技是否还会存在”时,罗永浩坦言,不做TNT或许能让公司多撑几年,但存在两种可能:一是维持小而美的状态艰难挣扎,等待AI技术发展带来新机遇,不过手机厂商要实现“小而美”难度极大,从这个角度看,倒闭或许也是好事;二是如果运气足够好,能坚持到AI技术取得突破,仍有机会实现较大发展。
据查询锤子科技官网信息,坚果TNT工作站本质上是一块显示屏,配备27英寸IPS全贴合4K屏幕,支持十点触控,内置独立音频信号处理器,并设有“十大神钮”,旨在实现高效便捷的操作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