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华考工记》首推航天工业篇 溯古代智慧展当代航天硬核风采

   时间:2025-11-23 19:43:00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一档聚焦中国工业文化的全新节目《中华考工记》即将登陆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期航天工业篇将于20:00档播出,央视频同步开启全网独家首播。节目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打造,总台主持人龙洋、王嘉宁携手航天领域权威专家张玉花、魏红祥、李亮,以及航天员叶光富、演员高圆圆、许亚军、歌手郑棋元等嘉宾,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隧道,感受中华文明对宇宙探索的智慧传承与当代工业的创新突破。

从《考工记》记载的"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到明代"牵星板"的精密导航,从张衡浑天仪的宇宙模型到《武备志》中"火龙出水"的原始火箭设计,节目通过历史文物与文献的深度解读,展现中国古代先民对宇宙的细致观察与技术创新。苏轼"明月几时有"的千古绝唱,在音诗画《考工·天有时》中化作舞者与光影的交织,将文人墨客对星空的浪漫想象与工匠们"材美工巧"的造物精神完美融合,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艺术对话。

这种科学与诗意并存的传统,在中国航天领域得到全新诠释。被誉为"胖五"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以超过90%的新技术占比刷新中国航天纪录。其芯级搭载的两台50吨级氢氧发动机,将我国氢氧发动机推力提升8倍;助推器的8台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产生的压强足以将黄浦江水送至青藏高原。为减轻火箭自重,科研团队对每个部件进行"克克计较"的优化,从结构到材料都追求极致,使"胖五"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力士"。

在卫星领域,北斗导航系统与高分卫星家族构成"中国星网"的两大支柱。北斗系统通过全球首创的混合轨道设计,实现从区域服务到厘米级精度的跨越,未来将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高精度网络;高分卫星"七兄弟"各司其职,使我国对地观测数据自给率突破90%,山河细节尽收眼底。这两大系统共同编织起覆盖全球的时空信息网络,将古代"天问"的哲学思考转化为现代科技的实际应用。

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过程则体现了"模块化"的智慧。这座采用T字构型的"太空家园",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与梦天实验舱在轨精准对接而成。各舱段既可独立飞行,又能无缝连接,这种设计理念源于航天人从图纸到星河的持续探索。航天员叶光富在节目中分享的太空生活细节,通过首部8K太空实景影片《窗外是蓝星》得以生动呈现,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中国载人航天的最新成就。从"天宫"筑梦到大地生花,中国航天正以独特的创新路径,在浩瀚宇宙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传奇。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