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太空研究实验室执行主任苏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在“十五五”期间,香港将进一步深化与国家航天重大工程的合作,深度参与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和天问三号等项目。不仅如此,香港还计划在2028年前后发射首颗自主研发的月球轨道探测器“月闪”,用于观测月球上的流星现象。
苏萌表示,随着中国航天事业进入新阶段,香港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家重大航天任务,展现出强大的科研实力和战略价值。他详细介绍了香港大学太空研究实验室在探月和探火计划中的具体参与情况。例如,实验室正与国际月球观测协会合作,为嫦娥七号联合研制ILO-C小型广角光学望远镜相机,预计2026年随任务发射,用于从月球拍摄银河系。实验室还联合深圳大学与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共同推进天问三号载荷的研制工作。
未来五年,香港大学太空研究实验室计划开设“新太空经济”硕士课程,以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同时,实验室将加强与内地及海外太空中心的合作,并可能深度参与月球科研站相关观测设备的研发与数据研究。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巩固香港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
在众多计划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香港大学太空研究实验室正在筹备的“月闪”任务。苏萌解释说,“月闪”是指月球因微陨石撞击产生的瞬时光学现象。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这类观测对评估地月空间环境以及保障未来人类月面活动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球尚无专门的环月观测设备,而香港的“月闪”任务有望填补这一空白,显著提升香港在国际深空探测领域的影响力。
苏萌透露,“月闪”任务将由香港和内地联合开展。探测器的望远镜将在香港本地制造,航天器设计也将在香港完成,具体制造与测试工作则由内地多家机构共同承担。至于运送“月闪”前往月球轨道的火箭,已有多个内地航天机构表达了合作意向。香港大学还在深入论证利用月球背面开展甚低频射电天文观测的可行性,这一研究有望填补人类对宇宙电磁波谱最后一块缺失区域的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