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太空研究实验室执行主任苏萌近日在接受采访时透露,香港将在“十五五”期间以更大力度参与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包括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及天问三号等项目。其中最受瞩目的是,香港计划于2028年前后发射首颗自主研制的月球轨道探测器“月闪”,这一任务将填补全球环月观测领域的空白。
据苏萌介绍,“月闪”探测器的核心任务是观测月球表面的微陨石撞击事件。由于月球缺乏大气层保护,微小陨石撞击会引发瞬时光学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月闪”。通过系统记录此类事件,科学家能够评估地月空间环境特征,为未来人类月球基地建设提供关键安全数据。目前国际上尚未部署专门针对此类现象的环月观测设备,香港的“月闪”任务有望成为该领域的开创性项目。
在技术合作方面,“月闪”将采取香港与内地联合研发模式。探测器的光学望远镜系统将在香港本地制造,航天器总体设计工作也由香港团队主导,具体工程实施则联合内地多家航天机构共同完成。运载火箭的选择已获得多个内地航天单位积极响应,目前正就技术参数进行深入论证。这种跨地域协作模式既发挥了香港在精密仪器研发方面的优势,又整合了内地完整的航天工业体系资源。
香港大学太空研究实验室在深空探测领域已积累多项成果。正在研制的ILO-C小型广角光学望远镜相机将搭载于嫦娥七号任务,预计2026年发射升空,该设备将从月球表面拍摄银河系全景图像。在天问三号项目中,实验室联合深圳大学与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共同开发科学载荷。为培养专业人才,实验室计划未来五年开设“新太空经济”硕士课程,并加强与国内外航天机构的战略合作。
实验室的科研规划还包含更具前瞻性的项目。科研团队正在论证利用月球背面特殊环境开展甚低频射电天文观测的可行性,这项研究有望捕捉到人类尚未探测到的宇宙电磁波信号。苏萌表示,香港通过参与国家航天工程,不仅提升了自身科研实力,更在国际深空探测领域确立了独特地位,未来将持续推动原创性、引领性的太空科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