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空间科学成果发布会上,我国公布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并宣布将在“十五五”期间启动新的太空探索计划。这一系列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为探索宇宙奥秘提供了新的契机。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透露,在“十五五”期间,将组织实施太空探源科学卫星计划,计划发射四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这些任务包括“鸿蒙计划”,旨在探测宇宙黑暗时代与黎明;“夸父二号”,将首次直接成像探测太阳极区;系外地球巡天任务,致力于寻找“地球2.0”;以及增强型X射线时变与偏振空间天文台,用于探测宇宙极端条件下的物理新规律。这些任务将进一步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自2011年启动实施以来,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已成功研制并发射了多项科学卫星任务,包括“悟空”号、“实践十号”、“墨子号”、“慧眼号”、“太极一号”、“怀柔一号”、“夸父一号”和“天关”卫星。这些卫星任务取得了多项重要原创成果,例如绘制出国际首个X射线全天天图,获得迄今世界最精确的宇宙射线电子、质子等能谱精细结构,首次直接测量到宇宙最强磁场,探测到距离黑洞最近的高速喷流等。这些成果在宇宙暂现天体、太阳爆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我国空间科学创新发展的步伐。
这些科学卫星任务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的国际地位,也为全球空间科学研究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未来,随着更多科学卫星任务的发射和研究成果的公布,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的研究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征程注入新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