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5睿远科技大奖揭晓!五位院士八位青年才俊共谱科学新篇

   时间:2025-11-27 23:48:49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一场汇聚科学智慧、闪耀创新光芒的盛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学生中心拉开帷幕。“开物的阶梯・科学之力”2025睿远科技大奖颁奖典礼暨交大科学之夜活动在此举办,五位杰出科学家与八位青年科学家荣获殊荣,这不仅是对他们科研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交大人在科技使命传承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此次颁奖典礼意义非凡,旨在通过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凝聚科研力量、培育青年人才,为国家的科技创新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获奖的科学家们在不同领域深耕细作,成果斐然。有的科学家在拓扑量子计算前沿不断探索,为该领域的发展开辟新路径;有的科学家推动复合材料取得关键突破,打破国际壁垒;有的科学家打通信息装备的高速互联脉络,提升射频电子系统集成能力;还有的科学家致力于编织全民健康守护之网,建立全球最大糖尿病防治体系。

红毯仪式上,上海交大领导、院士团、睿远基金领导团队依次登场,彰显出学术担当与社会力量对科技创新的坚定支持。第三届睿远科技大奖获得者丁洪院士、张荻院士、毛军发院士均与夫人携手入场,他们夫妻相伴的身影,既展现了科研工作者背后的温情支撑,也成为红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第二届睿远青年科技奖获奖者朝气蓬勃,与资深院士们共同勾勒出科研工作者“老中青”接力传承的生动画面。在掌印仪式上,嘉宾们留下的印记,象征着“追求科学真理、勇攀科技高峰”使命的代代相传。

在奖项归属方面,第三届睿远科技大奖数学与物质科学奖由贾金锋院士和丁洪院士共同斩获。贾金锋院士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讲席教授,为拓扑量子材料的制备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率先制备出拓扑超导材料,并在其中发现马约拉纳零能模存在的确凿证据,开辟了拓扑量子计算的新平台。丁洪院士是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讲席教授,他在量子材料领域成果丰硕,观察到铁基超导体的s波超导态,在固体中发现外尔费米子,还在铁基超导体中发现马约拉纳零能模。

工程与材料科技奖的得主是张荻院士,他是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张荻院士建立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相容及效应的理论平台,揭示了复合强化与构型耦合机理,创制出轻质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这些材料应用于多个重大工程与高端装备,有力支撑了我国航天及国防领域的集成创新发展。

信息与空间科技奖授予了毛军发院士,他现任深圳大学校长,是92届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校友。毛军发院士建立了认识高速集成电路互连信号完整性的方法体系,提出提高互连性能的新技术新结构,为射频无源元件与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难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还研制出系列射频EDA工具和小型化高性能射频电路。

生命与医学科技奖的获得者是王卫庆教授,她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王卫庆教授秉持“激素 - 代谢稳态”理念,建立能量代谢精准测定方法,提出脑肠轴调节理论,探究糖尿病降压标准并改变国际指南,致力于代谢疾病的MMC管理模式,构建起全球最大糖尿病防治体系。

第二届睿远青年科技奖同样竞争激烈、成果亮眼。数学与物质科学奖方面,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长聘副教授徐东莲发起“海铃中微子望远镜计划”,在南海发现优越台址并完成望远镜的创新设计,为探索极端宇宙提供新机遇;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研究员王飞设计构建了具有通用性编程能力的大规模DNA分子集成电路,推动碳基分子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工程与材料科技奖的两位获奖者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易培云和上海交大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教授钟圣怡。易培云教授创建薄板微细成形理论,开发出全球最高功率燃料电池,产品返销欧美,使我国燃料电池技术跨入世界领先行列;钟圣怡教授自主创新设计并建设国内首台冷中子高分辨应力谱仪“河图”与超长多模式小角散射谱仪“洛书”,支撑重要装备的高性能制造与服役评价。

信息与空间科技奖的获得者为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密码学院)特聘教授钱彦旻和教授陈全。钱彦旻教授自主创新设计可解释的类脑听觉计算模型,有效改善“鸡尾酒会难题”,支撑听觉处理及语音交互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陈全教授提出“协作封装 - 去中心触发 - 先验预扩展”云原生计算新范式,系统性解决云计算领域的端对端时延抗涌性难题,实现技术成果在领军企业规模化部署。

海洋工程与海洋科学奖的得主是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田新亮,他创建纯物理 - 半物理 - 跨物理三代物模试验系统,支撑“扶摇号”等20余座大型浮式风机定型试验,形成国际领先的海工装备试验验证体系。生命与医学科技奖授予了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研究员钱昆,他创建了代谢指纹固相质谱平台,形成新的标志物筛选检测体系,为大规模代谢组学和转化医学奠定重要基础。

活动尾声,“科学的声音”上海交通大学睿远科普行暨上海科技馆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启动仪式举行。睿远获奖科学家将走进校园,通过担任导师、开设讲座、指导课题等形式,为青少年“实习研究员”们提供面对面的科研启蒙与方向指引,将科学精神播撒到更广泛的群体中。睿远科技大奖主题歌《开物的阶梯》正式发布,悠扬旋律与励志歌词唱出科研工作者“上下求索、攻坚克难”的执着追求,传递“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