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江苏新能源产业迎新突破,十项高校科技成果盐城经开区璀璨发布!

   时间:2025-04-30 17:38:3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4月29日,一场聚焦江苏省高校新能源产业“十四五”重大科技成果的盛会,在盐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不仅见证了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内的多项创新突破,还促进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

活动现场,共揭晓了10项来自江苏省内高校的重大科技成果。这些成果覆盖了太阳能电池技术、生物质能源转化、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配套技术等多个关键领域,展示了江苏在新能源领域的雄厚实力与前沿探索。

在太阳能电池技术方面,南京大学团队凭借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研发,刷新了世界纪录。扬州大学团队则在背接触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其电池认证最高效率达到了27.3%,首次突破了晶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的27%大关。

生物质能源转化领域同样亮点纷呈。东南大学张会岩团队的“多源生物质定向热转化柔性制备油炭氢肥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凭借其多物料适用优势,已在江苏多地实现产业化应用,并在国际范围内推广。南京理工大学团队则围绕碳中和目标,成功实现了秸秆高效转化为燃料乙醇的技术突破。

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配套技术方面,中国矿业大学团队在电动汽车高效高可靠性开关磁阻驱动电机系统关键技术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引领了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的无稀土化发展。南京邮电大学团队提出的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安全高效一体化运行关键技术,已规模化应用于高速快充网络及国际车企。江苏大学团队和苏州大学团队分别在混合动力汽车智能能量管理控制器及数字孪生测试平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快速寿命预测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能源综合利用与开发方面,河海大学团队开发的河风智源平台,在大型风电场微尺度空气流场与设计优化方面取得了关键性突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团队则成功研发出电动汽车退役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高效剥离与再生技术,解决了电池回收难题,推进了电池回收产业化应用。

这些科技成果的发布,不仅展示了江苏省高校科研团队的深厚实力,更为全省新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活动期间,盐城经开区作为盐城对外开放的主阵地,与省内多所高校进一步深化了“双高协同,四链融合”的合作模式,为盐城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活动不仅促进了江苏省内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更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江苏智慧和江苏力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