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25年第一季度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揭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跃升至41.2%,意味着在每十辆新车销售中,有四辆为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同步扩大,达到307.5万辆,同比大幅增长47.1%。这一显著增长背后,不仅有“以旧换新”政策的助力,更离不开技术的持续突破。
在这场新能源浪潮中,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凭借全面的价格带布局,稳坐市场头把交椅。与此同时,理想、蔚来、小米等新势力品牌,则凭借换电网络、鸿蒙生态等差异化技术,精准切入细分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针对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动态,数据智能服务商每日互动基于多维数据及公开市场信息,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用户和年轻群体正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宠。与男性用户相比,女性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偏好更为显著,偏好指数达到男性的1.2倍。这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靓丽外形、多元价格选择、丰富的人机交互设计以及针对女性用户的实用功能。
在年龄分布上,25-34岁人群因经济能力、对新技术的敏感度以及通勤需求等因素,对新能源汽车的偏好尤为突出。而45岁以上用户受传统驾乘习惯、续航焦虑及性价比考量等影响,对新能源汽车的偏好相对较弱。18-24岁群体则可能因经济依赖家庭支持,在新能源汽车偏好上尚未达到预期水平。
从城市等级来看,新能源汽车在不同城市的受欢迎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一线城市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早期市场,经过几年的培育,已呈现出对新能源汽车的强烈偏好。相比之下,四线及以下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的选择偏好较低。这主要受到限行政策、充电桩覆盖密度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在品牌格局方面,比亚迪凭借全价格带布局和DiPilot智驾系统的持续提升,稳居国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特斯拉则依托先发技术优势,稳居品牌热度榜第二位。理想汽车以家庭场景定位成功突围,成为新势力品牌的标杆。小米汽车则凭借“人车家生态”营销及预售期流量红利,快速跻身热度榜前列。
在车型热度上,比亚迪旗下车型占据多个席位,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不同品牌在用户代际上也呈现出分化趋势。比亚迪和吉利的用户群体相对均衡,覆盖全年龄段。特斯拉和理想则主打中、青年用户群体,在35-44岁年龄段存在较强竞争。小米汽车则对18-24岁人群具有显著影响力。这种分化趋势进一步印证了“技术普惠”与“场景细分”并行的市场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