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智驾变辅助驾驶,小米汽车响应强监管,智能驾驶安全成焦点

   时间:2025-05-05 17:08:1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小米汽车在其SU7车型的订购页面中,对智能驾驶相关术语进行了调整,将原本的“智驾”表述改为“辅助驾驶”。这一变化发生在5月4日,具体涉及到小米SU7标准版搭载的Xiaomi Pilot Pro,以及小米SU7 Pro和小米SU7 Max所配备的Xiaomi HAD系统。其中,“小米智驾Pro”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Pro”,“小米智驾Max”则更名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这一更名行动反映了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在表述智能驾驶功能时的谨慎态度。小米汽车的端到端辅助驾驶技术,旨在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全方位辅助,用户只需设置导航,系统即可协助完成ETC/闸机通行、窄路和环岛通行、停车场寻位泊车等任务。通过大模型架构,系统将感知、预测和规划集成,减少信息传输误差,提升辅助驾驶能力。

今年3月29日,一起在安徽高速公路上发生的小米SU7撞车事故,进一步凸显了智能驾驶安全问题的紧迫性。事故发生时,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公里的时速行驶,后因驾驶员接管车辆并操控不当,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并起火。小米官方随后发布声明,详细说明了事故经过。

该事故引发了行业内外对智能驾驶技术的广泛讨论。4月27日,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联合多家车企及中汽中心,共同发布了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强调营销透明,要求全行业实事求是地宣传智能辅助驾驶的功能边界和使用条件,确保用户清晰了解各自车型的真实能力。

与此同时,在刚结束的上海车展上,“智能驾驶”一词的出现频率显著降低,取而代之的是“辅助驾驶”和“智能出行”等更为谨慎的表述。据某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透露,车展前因表述问题紧急撤换了一批宣传物料。他认为,这种从“智能驾驶”到“辅助驾驶”的转变,并非技术退步,而是技术层面上更为克制的表达。某车企工作人员也表示,汽车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但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必须明确驾驶员的主体性。

主管部门也在近期加强了对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和软件在线升级的监管。4月1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了相关管理工作推进会,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深刻领会有关通知要求,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发出了关于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呼吁企业严格依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杜绝虚假宣传与过度营销,避免使用模糊或误导性表述,确保功能命名科学严谨,防止驾驶员误用和滥用风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