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场关于风阻系数的争议风波引起了广泛关注。事件的起因是一位网络博主发布视频,质疑阿维塔12的风阻系数存在造假行为。据该博主称,阿维塔12的实际风阻系数为0.28Cd,远高于官方宣传的0.21Cd,这一数值甚至与20年前的燃油车相当。面对这一指控,阿维塔科技法务部迅速作出回应,坚称所有技术参数均以官方发布为准,并指责该信息完全失实。同时,阿维塔还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张邀请函,宣布将公开测试阿维塔12的风阻系数,以证明其官方数据的真实性。
阿维塔科技副总裁雍军也亲自下场,通过微博发布长文回击该博主的指控,指责其测试方法不够专业。然而,该博主并未就此罢休,反而进一步发文反击,使得这场争议的热度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小米汽车也卷入了这场风波之中。小米SU7 Ultra因风阻系数问题登上了热搜,引发了网友对新能源汽车风阻系数的广泛关注。小米汽车此前推出的价值4.2万元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选装包,宣称采用空气动力学设计,能优化性能,但车主实测发现双风道无法通风,仅具备造型功能,这也引发了外界对小米汽车风阻系数宣传真实性的质疑。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低风阻系数往往被视为高科技和低能耗的象征。自特斯拉开始利用风阻系数宣传自家车型以来,这一做法逐渐被其他车企效仿。然而,此次争议却让人们开始关注到风阻系数测试机构的中立性和客观性,以及相关国家标准的缺失。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市场量产车风阻系数最低的车型是风行星海S7,为0.191Cd,极狐阿尔法S5、享界S9、小鹏MONA M03和小米SU7分别位列其后。需要注意的是,风阻系数并非一个绝对固定的数值,它会随着车速的变化而变化。
此次争议不仅让阿维塔和小米汽车陷入了舆论漩涡,也让不少车企开始未雨绸缪,连夜修改相关宣传内容。例如,阿维塔在风波后就删除了官方信息中有关风阻系数的描述。这一做法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进一步的争议,但也让车企的品牌信誉受到了影响。在消费者日益注重产品真实性和透明度的今天,车企在宣传时更应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利用信息差进行误导性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