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车门把手新国标引热议:隐藏式门把手安全性能能否保障?

   时间:2025-05-09 22:06:5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对外公开征集关于《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意见,并设定了反馈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7日。此次标准的起草工作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及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参与。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电动化与智能化趋势加剧,隐藏式车门把手因其独特的美观性和科技感,成为了众多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宠儿。然而,这种设计在实际应用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在一些汽车事故案例中,隐藏式门把手在断电情况下无法打开,给救援和逃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引发了公众对这种设计安全性的质疑。

针对这些问题,工信部此次计划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无疑为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性能设定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汽车设计是否应始终将安全性置于首位的深入讨论。那么,隐藏式门把手为何会如此流行?其背后又隐藏着哪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呢?

据中国流通汽车协会新能源专家章弘介绍,隐藏式门把手之所以受到青睐,主要是因为其能够提升车辆的科技感和品牌形象,成为新能源车的“身份象征”。部分车企甚至夸大宣传,声称这种设计可以降低风阻系数,从而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然而,章弘指出,这种宣传效果有限,且存在行业跟风现象。一旦有品牌回归传统设计,就可能被贴上“技术落后”的标签。

机械式门把手与隐藏式门把手在功能和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机械式门把手采用传统的机械结构,通过拉动或旋转来解锁车门,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且不受电力影响。而隐藏式门把手则通常分为半自动和全自动两种,其中全自动门把手需要电机通电才能弹出。在紧急情况下,如果车辆断电,隐藏式门把手可能无法正常打开,增加了救援和逃生的难度。

章弘进一步指出,在严重的交通事故中,车辆的控制系统可能会因撞击而失效,包括隐藏式门把手的电动控制系统。一旦控制系统受损,门把手可能无法正常弹出或操作。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和布置目前还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导致不同车辆之间的操作方式和质量存在差异,有时可能增加操作难度或在事故中无法正常使用。

面对这些安全隐患,国家出台《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标准无疑具有重大意义。这一标准的实施将引发汽车产业链的深度洗牌,淘汰那些过分追求科技感而忽视安全性的“伪科技”车型,并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新规不仅是对技术规范的升级,更是对汽车设计理念的纠偏和提升。它强调在“科技感”与“安全性”之间发生冲突时,“安全性”必须拥有绝对的优先地位。

实际上,近年来已经发生多起因隐藏式门把手无法打开而导致的悲剧。例如,今年3月,在安徽铜陵发生的一起高速碰撞事故中,一辆新能源轿车起火并导致三人遇难。据家属反映,当时车门锁死无法打开。类似的事故还有2024年4月在山西运城发生的一起追尾事故,同样因为电路中断导致门把手电动控制系统未能正常响应,造成三人遇难。

这些真实的案例再次提醒我们,汽车设计在追求美观和科技感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安全性这一最基本的要求。国家最新出台的汽车门把手标准和安全要求,旨在提高汽车在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减少因车门把手失效而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些新标准将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而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则意味着他们需要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同时,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