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青春力量!长安AI团队如何用大模型重塑智能网联新能源车体验?

   时间:2025-05-10 09:59:4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长安汽车的创新版图中,有一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队伍,他们正是长安汽车AI实验室的核心成员,专注于汽车智能座舱AI技术的研发。这群年轻人,以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不断雕琢着长安系智能网联新能源车的未来。

想象一下,驾驶员只需轻声一句:“你好小安,向右变道。”紧接着,车内系统温柔回应:“即将向右变道,请确认。”在驾驶员简短确认后,车辆便自如地完成变道动作,这样的场景,在长安科技园的试验场上,已经无数次上演。4月27日的下午,这群年轻人再次见证了这一技术的魅力,他们围成一圈,紧张而兴奋地注视着每一次语音交互与车辆响应,当一切如愿以偿,欢呼声瞬间响起。

这支青年突击队,正是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一股创新力量。他们的目标,是通过AI大模型技术,推动汽车智能座舱的研发,让未来的驾驶体验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即将上市的新款车型,正是他们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现。

回溯到2021年8月,当长安汽车AI实验室刚刚成立时,团队面临着诸多挑战。项目负责人罗咏刚,一位“90后”青年,带领着一群专业背景各异的年轻人,开始了艰难的摸索。他们尝试了动力底盘、工具链等多个方向,但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然而,正是这股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他们最终找到了突破口——聚焦汽车智能座舱AI研发。

多意图控制,成为了他们打开局面的关键。这项技术,让驾驶员能够同时控制车辆的多个功能,如开窗、开空调、播放音乐等,实现了从传统一对一控制到多意图控制的跨越。罗咏刚团队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初步实现了三意图控制,当试验车如他们所愿响应指令时,团队上下一片欢腾,他们知道,自己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然而,创新的道路从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语音交互模块的研发过程中,团队遇到了弱网、断网导致交互中断的问题。面对这一挑战,副总设计师孟艺凝与团队成员集思广益,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将云端、车载CPU及相应模块、DSP系统整合在一起,通过不断迭代,实现了在弱网环境下的稳定交互。这一成果,无疑为长安汽车的智能座舱体验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团队中,还有一位名叫李翔的年轻人,他负责训练语音模型。为了提升模型的识别准确率,他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收集了上万句相关提问,并建立了关键词库。然而,在初步测试后,测试部门却反馈出了一系列问题。面对挑战,李翔没有退缩,而是将问题带到例会上,与团队成员共同讨论解决方案。最终,他们决定嵌入AI大模型来优化语音模型。经过一个月的调整,新模型终于出炉,并在测试中展现出了出色的表现。

如今,长安汽车AI实验室团队的成果正在逐步转化为市场上的竞争力。他们的创新,不仅提升了驾驶体验,更为长安汽车乃至整个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群年轻人,正以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青春名片。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