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再度引发关注,起因是奇瑞汽车某高管对吉利汽车新推出的星耀8车型发表了不当言论,称其为“烂车”。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起了广泛讨论。
5月12日,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对此事进行了回应。他表示,已经与奇瑞高层就个别员工的言论争议进行了沟通,并称赞奇瑞展现出了诚信负责的态度,此事已经得到了妥善处理。同时,奇瑞营销公司总经理李学用也在社交媒体上对此事进行了回应,表示涉事高管已被停止一切工作,并强调奇瑞公司始终坚持谦虚开放、向友商学习的态度。
据了解,这场风波的导火索可能与两家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竞争有关。吉利银河星耀8于5月9日正式上市,定位为中大型电混轿车,主打安全、性能和智能三大卖点。而奇瑞旗下的风云A9虽然还未正式上市,但已经瞄准了10万元级别的市场,同样定位为C级混动轿车,并计划于5至6月推向市场。
从产品层面来看,星耀8凭借雷神电混系统、1600km的综合续航以及EMA紧急转向辅助等配置,试图以高品质和优惠价格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而风云A9则以更低的预售价和“全球第1500万辆奇瑞车”的标签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两款车型在定价、产品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市场竞争。
然而,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双方的高管都认为,竞争不应该通过“拉踩”友商的方式进行。奇瑞方面也明确表示,公司内部有禁止拉踩友商的规定。此次事件中,奇瑞相关高管的“失言”确实不妥,好在双方高管通过积极的互动和回应,迅速平息了风波。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与奇瑞在回应中均未回避竞争,而是强调了“做大做强中国品牌”的共同目标。这种竞合关系或许正是中国汽车产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的必经之路。双方高管都表示,希望中国汽车品牌能够携手共进,良性竞争,共同促进中国汽车产业走向全球、健康发展。
对于车企而言,产品力才是终极话语权。吉利星耀8以“起步即旗舰”的姿态冲击市场,而奇瑞风云A9在产品力方面也备受关注。双方的胜负最终只能通过市场来检验。在新能源转型的深水区,唯有摒弃短视的“口水战”,沉心打磨核心技术,中国汽车品牌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此次事件也引发了行业对于如何更好规避类似“越界”行为的思考。中国车企在“内卷”中需要守住底线,共同维护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同时,合作仍然是破局的关键。无论是技术共享还是海外市场开拓,中国品牌面对国际巨头时,仍需以合力取代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