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车市高增长背后:经销商压力未减,新挑战浮现!

   时间:2025-05-15 07:40:2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汽车市场近期迎来了久违的高增长态势,这一趋势自2025年以来尤为显著。各大上市车企纷纷加大马力,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经销商们也紧跟步伐,全力配合。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乘联分会)5月11日发布的数据,4月份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到175.5万辆,同比增长14.5%,尽管环比有所下降9.4%,但仍创下历史同期第二高位,仅次于2018年4月的181万辆。今年以来,乘用车零售销量累计已达687.2万辆,同比增长7.9%。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至4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了1000万辆大关。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同样表现出色,4月份零售销量达到90.5万辆,同比增长33.9%,环比下降8.7%。新能源车的国内零售渗透率达到51.5%,环比增长0.4个百分点,创年内新高。1至4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332.4万辆,同比增长35.7%,成为推动中国汽车产销增长的主要力量。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今年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启动早且补贴到位,使得年初市场增长良好,价格战相对温和,行业内卷状况有所改善。4月份的零售同比增速是近十年正常年份同期的最高增速。

从商务部获悉,截至5月11日,2025年中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已达322.5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自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累计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这一政策不仅拉动了中国汽车市场和消费增长,也提振了上市车企的财务表现。

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主要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为219万辆,同比增长10.7%;乘用车产量为223万辆,同比增长11.2%,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除了国内销量在政策拉动下的增长,出口也成为缓解国内市场压力的重要途径。4月份,中国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42.3万辆,同比下降2%,但环比增长7%,显示出出口已成为消化中国乘用车产能的重要力量。

5月12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5年4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显示,4月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41,环比下降9.6%,同比下降17.1%,库存水平处于合理区间。根据4月份中国乘用车终端销量约达175万辆进行测算,4月末汽车经销商库存总量在247万辆左右,较上月有所下降。分品牌类型看,除自主品牌库存系数有所上涨外,高端豪华及进口、合资品牌的库存系数均明显下降。然而,仍有部分汽车品牌经销商库存系数超过2个月,存在经营压力和较大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产销创新高,但汽车经销商长期承担的压力并未得到根本释放。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综合反映市场需求和库存压力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4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9.8%,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5.2个百分点,表明汽车流通行业仍处在不景气区间。有58.2%的经销商表示4月销量下滑,其中38.4%的经销商认为降幅超过5%。

在资本市场,经销商的经营压力同样得到直观反映。5月12日发布的2025年第17期“汽车股涨跌榜”中,经销商百得利控股下跌12.86%,在统计在册的98只汽车股中排名垫底。在“经销商/零售”板块中,12家上市公司有半数股价较前一周持平或下跌,且4家跌幅超过3%。而上涨的6家中,涨幅也普遍不高,真正意义上的汽车经销商周涨幅均不足1.5%。

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降价潮已呈现出降温趋势。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多家上市车企推出“一口价”政策,价格竞争逐渐从经销商一侧转移至主机厂。进入2025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新车或换代产品上市时,价格往往直接突破原有价格下限。然而,经过持续一年的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存量旧车换购需求已在相当程度上得到释放。接下来,如何激活无车群体的购车需求并满足其刚性需求,将成为国家、上市车企和经销商共同面临的课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