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阿里云营收增速近三年新高,吴泳铭揭秘AI成新增长点

   时间:2025-05-16 17:14:3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阿里巴巴集团近期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其旗下阿里云业务正步入一条稳健的增长轨迹。

在5月15日晚间公布的最新季度财报中,阿里云收入实现了18%的同比增长,达到了301.27亿元,这一增速创下了过去三年内的新高。尤为引人注目的是,AI相关产品的收入已经连续七个季度保持了三位数的迅猛增长态势。

从全年表现来看,阿里云在2025财年(时间跨度为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的收入达到了1180亿元,同比增幅为11%。从季度分布来看,增速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依次为6%、7%、13%和18%。

在大型AI模型兴起之前,国内云计算市场曾一度陷入增长困境。一方面,以互联网行业为主的客户上云需求趋于饱和;另一方面,大量政企客户出于数据安全等因素的考量,业务仍停留在私有云或机房中。企业只有在业务拓展阶段,才会产生更多的云计算需求。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指出,当前阿里云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新企业对AI服务的采纳。他提到,最早接受AI服务的企业大多集中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教育和智能汽车等前沿领域。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企业,如养殖业、制造业等,也开始对AI技术产生浓厚兴趣,并计划将服务迁移至云端。这些企业原有的线下工作流体系较为复杂,引入AI技术后,正逐步实现工作流与服务的云端化。

在迁移到云端后,企业通常会先进行一些应用探索,如调用API接口等。当需要与企业内部数据或流程进行深度融合时,往往需要在开源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后训练。这时,阿里云百炼平台提供的MaaS(模型即服务)或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等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吴泳铭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CPU计算业务转向AI计算,阿里云对未来几个季度的营收增速保持上升通道充满信心。他还指出,端侧模型与云端大参数模型之间存在互补协同的关系,这种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增强客户对阿里云相关产品的业务依赖。

具体而言,通义系列模型既包括适合在云端运行的模型,也包括适用于端侧的模型应用。对于3B参数规模或更小的模型,主要部署在手机、玩具或智能设备等终端。虽然这些模型不会直接调用云算力,但客户在使用端侧模型时,往往需要云端模型的协同配合。因为仅依靠端侧模型,往往难以完成业务的闭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