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物流电动化论坛:场景适配成关键,电动化步入实战细节比拼阶段

   时间:2025-05-20 19:33:0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上海汽车城瑞立酒店及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为期数日的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充换电产业大会于5月中旬盛大召开。此次盛会由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中国充电桩网、充换电百人会及光储充换产业联盟携手主办,吸引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5月14日,作为大会的重要一环,“光、储、充、运——物流场景电动化论坛”顺利举行,该论坛由电动物流世界精心策划。此次论坛聚焦于物流行业的能源转型及其电动化实践路径,汇集了来自运力平台、能源基础设施、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的顶尖专家与业界精英。

论坛伊始,电动物流世界的创始人史瑞军发表了开场致辞,他直言不讳地指出:“物流电动化不仅是一场能源形式的变革,更是一次产业链角色与资产分工的深刻重构。”他的话语揭示了物流行业正在经历的转折点。

超级运力科技的创始人曹二虎随后发言,他强调新能源时代的运力产品应致力于降本降碳,实现可控的运力输出。江苏电投易充的董事长李鑫则提出了“能源数字货币”与“积木电池包”的概念,旨在打破补能资产的孤岛化瓶颈。

深圳易能时代的董事长兼CEO苏昕分享了公司在充电模块技术上的突破,他坦言新能源重卡若不进行技术创新,将难以在设计层面获得平等地位。宝信绿色产业的总经理曾琼靓则提醒车队用户,新能源装备的采购需做好资金评估,避免同质化竞争和低产能利用带来的“内卷”现象。

随着讨论的深入,论坛逐渐聚焦于物流场景基础设施的重新定义。电动物流世界的联合创始人杨宏远指出,物流电动化需要车型、工况与场景的精准匹配,并强调了“补能先行”的重要性,以及物流能源“专网”与公共补能的本质区别。弗迪电池全球商用车业务中心的方案总监邓庆明则强调,重卡超充方案的落地需要实现效率与成本的最优平衡。

在论坛的压轴环节“超级对话”中,与会嘉宾就物流企业的未来角色进行了深入探讨。怡亚通物流汽车人事业部的总经理周满认为,破解新能源技术迭代与成本困局的关键在于专业分工。中企运力的CEO童志凌则指出,解决车场失配乱象、构建场景定制体系是破局之道。曾琼靓和云快充B端业务总监孙乐鹏也分别强调了产业链协同的重要性和充电站投资的“三实”原则。

论坛的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让人深刻感受到物流电动化竞争的激烈与紧迫。新能源的引入不仅仅是对传统能源的简单替换,更是对物流行业运营逻辑的全面重写。这场重写正在物流场景的每一个角落悄然发生,推动着行业向更加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