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电动车后市场“快驴”冲击港股,千亿超威集团能否助其破局?

   时间:2025-05-23 08:16:0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电动车后市场这片蓝海中,一个名为“快驴科技”的企业正悄然崛起,试图复制汽车后市场“途虎”的成功路径,成为“电驴”界的领军者。

全国范围内,数以亿计的电动两轮和三轮车穿梭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它们不仅是短途出行的首选,也孕育了一个庞大的售后服务市场。据机构预测,这个市场的规模已从2020年的439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722亿元,预计将持续扩大至2029年的1271亿元。

然而,与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集中度不同,电动车售后服务市场高度分散,由各大电动车品牌的经销门店和街边的自行车修理店共同支撑。这些门店虽遍布各地,但服务质量和效率参差不齐,与汽车4S店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快驴科技应运而生,它将自己定位为短距离绿色出行科技综合服务商,致力于解决电动车售后服务市场的痛点。凭借2.2%的市场份额,快驴科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第一。

然而,揭开快驴科技的神秘面纱后,我们发现其核心业务并不复杂——销售电动车电池。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超过99%的收入来自铅酸电池的销售。这些电池几乎全部由全国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超威集团提供,快驴科技则是超威集团旗下“金超威”品牌铅酸蓄电池的全国独家总代理。

尽管快驴科技在招股书中强调了其科技属性,但实际情况是,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仅占员工总数的6.7%,研发支出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从业务本质上看,快驴科技更像是一个大型的蓄电池经销商,依靠规模优势在市场中立足。

快驴科技与超威集团的紧密关系不仅体现在产品供应上,更渗透到了公司的管理层。快驴科技的创始人武英杰曾在超威集团担任要职,负责金超威品牌电池的销售和运营决策。他与超威集团创始人周明明共同创立了快驴科技,后者一度持有公司99%的股份。虽然周明明后来退出了快驴科技,但武英杰仍然控制着公司约85.5%的股权。

然而,这种高度依赖单一供应商的经营模式也给快驴科技带来了不小的风险。为了打破这一局面,快驴科技开始寻求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公司计划建立自主的铅酸电池制造工厂,并进军电动车制造领域,通过OEM生产模式深度参与轻型电动车的设计、研发和定制。

快驴科技还在探索共享出行业务。自2024年以来,公司已与多个地区的合作伙伴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投放了数千辆共享电动车。未来,公司还计划进一步扩大共享电动车的投放规模,并进军海外市场。

为了实现这些宏伟的规划,快驴科技急需大量资金投入。因此,公司决定赴港IPO,寻求资本市场的支持。这一举措能否帮助快驴科技在电动车后市场这片蓝海中乘风破浪,让我们拭目以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