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蓝汽车因一起涉及用户隐私和品牌信任的风波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事件的起因是,5月27日,该公司未经老车主许可,通过车机系统向48万名用户推送了“S09专属购车券”的弹窗广告,此举迅速引发了广泛争议。
据车主们反映,这些广告在车辆启动时自动弹出,且无法立即关闭,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使用体验。郑州的一位深蓝车主刘女士表示,在高峰期驾驶时,因广告弹窗遮挡视线,她不得不绕行15公里,错过了高速出口。而另一位车主李先生则称,广告在倒车时突然弹出,遮挡了360度全景影像,险些造成事故。
车主们对此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认为深蓝汽车将他们视为“清库存工具”,无视用户权益。有车主直言,这种广告推送方式是“低俗营销”,进一步加剧了他们对品牌的不信任感。而此次事件也再次将深蓝汽车推入了口碑危机,此前该品牌已因频繁降价和权益争议而备受质疑。
深蓝汽车随后对此事进行了回应,承认广告推送方式不当,并表示未来不会再通过车机通道推送权益信息。公司CEO邓承浩也转发了官方声明,并再次向用户致歉。他解释称,推送广告的初衷是“感恩回馈首任车主”,但因市场调研发现半数老车主不知晓相关福利,因此要求团队加强告知。然而,他承认在流程设计上存在缺陷,并向用户表示诚恳的歉意。
然而,对于深蓝汽车的解释和道歉,车主们似乎并不买账。他们认为,车企未经同意强制推送广告,实质上剥夺了消费者对车机功能的控制权,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指出,《广告法》明确禁止未经许可向交通工具发送广告,且必须提供拒绝接收方式。而深蓝汽车的广告需要挂D挡才能退出,操作复杂且延迟关闭,显然不符合规定。
付建还表示,若购车时车企未提前告知广告推送事宜,则构成隐瞒重要信息,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公平交易权的规定。同时,若广告在驾驶过程中弹出,可能分散驾驶员注意力,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安全驾驶”的要求。他提醒车主,若因广告遮挡视线发生事故,可主张医疗费、误工费等赔偿。
事实上,深蓝汽车近年来因降价引发的用户投诉已屡见不鲜。从2023年3月深蓝SL03降价4.2万元引发首批车主维权,到2024年底全系车型降价5000元但未提车用户无法享受导致的“无感换单”纠纷,再到2025年1月多地补贴退坡后推出“兜底补贴”进一步激化新老用户权益矛盾,深蓝汽车频繁“背刺”车主的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品牌形象和用户信任。
此次弹窗广告事件无疑再次加深了用户对深蓝汽车的不满和质疑。在第三方汽车投诉类平台上,深蓝汽车因降价引发的背刺车主行为已成为最热门的投诉种类之一。面对如此严峻的信任危机,深蓝汽车需要深刻反思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重建用户信任和维护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