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飞机“站票”再现江湖?网友:舒适度与安全性咋保障?

   时间:2025-05-28 21:45:5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有关欧洲廉价航空公司计划推出飞机“站票”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据相关报道,这些航空公司正考虑在2026年或更早时间引入一种名为Skyrider 2.0的马鞍式站立式座椅,以替换部分经济舱座位,并承诺提供前所未有的低价机票。

Skyrider 2.0座椅由意大利航空座椅制造商Aviointeriors设计,以其创新性和轻量化著称。这种座椅设计旨在通过减少座椅间距和不必要的物品,使飞机在两小时或更短的航线上能够多容纳20%的乘客。据称,该座椅的重量仅为普通座椅的一半,有助于降低燃料消耗。

网络上流传的Skyrider 2.0座椅图片显示,这种座椅采用类似骑马姿势的设计,靠背极短,乘客将以半站立的姿态乘坐。虽然航空公司期望以此降低运营成本并提供更便宜的机票,但这一设计的安全性却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Aviointeriors公司对此表示,Skyrider座椅是其于2012年设计的飞机座椅概念原型,旨在挑战航空旅行的极限,但目前并未定型,也未列入公司的官方产品系列中。然而,这一澄清并未平息网络上的热议。

实际上,飞机“站票”或“站立式座椅”的概念并非首次出现。早在2009年,中国的春秋航空就曾设想尝试引入飞机站票。而在2012年,欧洲的瑞安航空也曾考虑在航程不超过一小时的飞机上引入站票。然而,这些计划最终都因安全、舒适性和法规等因素而未能实现。

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对站立式座椅表示担忧,认为这种座椅需要对现有规制进行大量修改,并可能面临包括座椅适坠性、阻燃性和应急撤离在内的安全隐患。业内分析也指出,目前没有任何航空监管机构认证过直立或半直立式座椅用于客运服务。

在中国,民航局对客舱座位设计也有严格的规定,包括座椅间距、宽度、结构和承受冲击的强度等。其中,座椅密度和过道宽度必须确保乘客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因此,安全性被视为限制“站立式座椅”或超密集布局的关键因素。

民航业内人士指出,民航业对安全性高度敏感,任何对飞机内外部位的调整都可能对安全系数造成影响。因此,在座位、机舱逃生门等设置上做相关改变和调整时,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审定认证等额外工作。不能仅仅基于乘客体感好坏或运营成本来考量。

尽管站立式座椅的引入可能为航空公司带来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高的利润空间,但公众对其安全性的担忧却不容忽视。在保障乘客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平衡运营成本与乘客舒适度,将是航空公司面临的一大挑战。

也有网友对站立式座椅表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如果航班时间较短且价格足够便宜,站着也是可以接受的。但也有人担忧,长时间站立可能会对膝盖关节造成伤害,且站票的推出可能会冲击现有的票价结构。

虽然站立式座椅为航空公司提供了一种降低成本的潜在途径,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克服诸多技术和法规障碍。在确保乘客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将是未来航空业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