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豪华汽车品牌的电动化转型浪潮中,奥迪似乎经历了一场戏剧性的反转。四年前,奥迪曾雄心勃勃地宣布将全面拥抱电动化,但近日,这一立场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现任奥迪CEO格诺特·多尔纳在接受知名汽车媒体Autocar采访时透露,奥迪内部已悄然取消了“内燃机禁令”。这一决策意味着,奥迪将重拾燃油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研发,以确保未来七到八年的市场灵活性。多尔纳还巧妙地将这一转变归咎于前任领导层,称这一决策并非出自他手。
与此同时,多尔纳还透露了奥迪在大众集团内部的未来角色。他表示,奥迪将主导大众集团所有大型车型的硬件和软件开发,包括高端的SSP纯电平台。这一举措旨在推动全集团实现软件定义汽车的新时代。预计首批基于SSP平台打造的车型将在2027年末或2028年面世。
随后,中国奥迪也发表了官方声明,强调面对全球市场的多样性,奥迪将以“灵活且稳定的方式提供差异化的产品组合”。简而言之,奥迪未来将在燃油车和电动车领域双线作战,走一步看一步。
奥迪的这一反转并不令人意外。近年来,包括奔驰、宝马、沃尔沃、福特在内的多家外国车企都在电动化转型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动摇。而奥迪自己,也一直在通过市场试探,调整战略。
今年早些时候,奥迪就悄然停产了销量不佳的Q8 E-tron。这款车型曾是奥迪电动化战略的重要一环,但市场表现却远未达到预期。奥迪在电动车领域的初次尝试,暴露了其作为电动车新手的诸多不足。例如,在电池包设计、冷却系统、能耗管理等方面,奥迪的技术与特斯拉等领先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Q8 E-tron的续航里程仅为400多公里(WLTP标准),百公里能耗高达26kWh,远高于特斯拉Model X。加上与Model X不相上下的售价,Q8 E-tron自上市以来销量一直平平。这一挫折无疑对奥迪的电动化战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奥迪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还曾尝试过一系列令人困惑的命名策略。为了区分电动车和燃油车,奥迪曾宣布双数系列代表电动车,单数代表燃油车。然而,这一策略不仅让经销商和消费者感到困惑,还严重影响了奥迪传统燃油车型的销量。
面对电动化的挑战和市场的反馈,奥迪终于意识到燃油市场仍具有不小的潜力。因此,奥迪开始重新审视其电动化战略,决定在保持燃油车竞争力的同时,稳步推进电动化转型。这一转变在全新奥迪A5L上得到了体现。这款车型不仅换装了更高效的发动机,还搭载了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实现了油车与电动车技术的融合。
未来,奥迪和大众集团将在电动化领域继续探索和创新。从三电系统到电子电气架构,奥迪和大众正广撒网、多布局,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而奥迪能否在电动化转型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一切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