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能源汽车领域传来一项重要变动: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的合资企业——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因决议解散而步入注销流程,公告期限覆盖6月10日至7月24日。这一消息的披露,不仅标志着双方四年合作历程的终结,也激发了业界对蔚来汽车战略转型及合作模式演变的深度探讨。
回顾过往,蔚来汽车近年来的战略布局调整显著,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便是2023年斥资31.6亿元收购江淮汽车两座工厂的生产设备及资产。此举不仅为蔚来赢得了宝贵的独立造车资质,更标志着其品牌独立性与生产自主性的大幅提升。自此,蔚来车型尾标告别了“江淮汽车”的标识,这一变化象征着品牌发展的新阶段。
然而,蔚来汽车在财务表现上却面临持续挑战。据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达到120.35亿元,同比增幅为21.5%,但环比却下降了38.9%。同时,净亏损高达67.5亿元,毛利率虽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达到7.6%,但相较于上一季度却下降了4.1个百分点。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蔚来在该季度的股东权益已转为负值,流动负债超过了流动资产。历史财报数据显示,蔚来累计亏损额已突破千亿元大关。
在车辆交付方面,蔚来2025年一季度总交付量为42094辆,其中蔚来品牌新车交付约2.73万辆,乐道品牌新车交付约1.48万辆。然而,高昂的费用支出依然是蔚来面临的一大难题。一季度内,公司研发费用高达31.8亿元,营销费用更是达到了44亿元。
面对财务压力,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在安徽合肥的智能工厂表示,蔚来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600亿元。他强调,蔚来作为全球唯一在三地上市的汽车公司,其财报中研发投入被计入当期费用,亏损情况透明,资产负债表清晰。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蔚来汽车依然坚持其技术创新路线,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寻求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