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汽车(600960.SH)近期接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一封监管问询函,该函件针对其2024年年度报告中的多项内容进行详细询问。问询重点集中在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与实际财务报告中的巨额亏损差异,以及涉及子公司破产的相关事宜。
早在今年1月25日,渤海汽车曾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在4亿至4.95亿元之间。然而,到了4月25日,公司公布的2024年年报却显示,实际净亏损高达12.637304亿元,与先前的预告数据相差甚远,差额接近8亿元。
对此,渤海汽车解释称,这一巨大差异主要是由于其德国子公司渤海国际及其全资子公司BTAH申请破产所致。根据相关法规,这两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从持续经营假设改为非持续经营假设,由此产生了约8.457498亿元的负调整金额。目前,两家子公司的破产程序正在进行中。
渤海汽车进一步说明,BTAH的破产是由于与长期合作的供应商股东Schlote Holding GmbH及其子公司突发破产事件相关。这一突发事件导致BTAH面临供应链中断和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根据德国相关法律,不得不申请破产。渤海国际作为收购BTAH的持股平台,也因此受到牵连,渤海汽车为维护股东权益,决定一同申请破产。
渤海汽车还提到,俄乌冲突持续、德国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等多重不利因素,也对BTAH的经营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其订单减少、营业收入下降、亏损额扩大。2024年,BTAH的经营亏损达到了3.668930亿元,加上因破产导致的资产减值、客户潜在赔偿及员工遣散费等调整项,共计增加了8.457498亿元的亏损。
关于为何未能在业绩预告中及时披露这一巨额亏损,渤海汽车表示,在发布业绩预告时,BTAH仍处于正常经营状态,Schlote Holding子公司突发破产属于不可预测且不可控的突发事件,公司在首次披露时难以预知这一变化。
在国内市场方面,渤海汽车作为北汽集团旗下唯一的零部件上市公司,近年来也在寻求业务的整合与重组。为了改善业绩,公司计划在国内收购北汽模塑、廊坊安道拓、智联科技、莱尼线束等四家兄弟公司的股权,以增强其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这些交易目前尚未最终完成。
尽管面临海外业务的重重困难,渤海汽车仍希望通过整合国内资源,提升技术水平、丰富产品线,以满足汽车主机厂不断升级的需求,从而扩大市场份额。然而,由于此次收购涉及关联交易,最终交易对价尚未确定,这也给公司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渤海汽车的股价在重组消息公布后一度上涨,但随后又出现回落。目前,投资者和市场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持谨慎态度,期待公司能够尽快完成业务整合,实现业绩的改善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