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交所上市公司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川技术”)的子公司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动力”)的创业板上市申请获受理,引发市场关注。2025年6月,联合动力成功过会并提交注册,但在上市委会议上,监管层对其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等问题提出了质疑。
此次联合动力拟募资超26亿元,主要用于新增新能源汽车驱动总成和电机等产能。然而,这一举措背后却隐藏着行业内的诸多挑战。据招股书显示,自2021年起,多家国内厂商包括联合动力的可比公司,纷纷对新能源驱动系统或电机进行产能扩建。其中,一家可比公司扩产后因产能难以消化而持续亏损,另有两家同行因行业竞争加剧和市场需求变动等因素,其电驱系统扩产项目被迫延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分拆上市的背后,联合动力的独立性也受到了市场的关注。2023年5月30日,联合动力完成了第一届董事会组建,但令人意外的是,其一项建设项目的议案却由控股股东汇川技术的董事会进行审议。截至2025年7月,有迹象表明汇川技术或为联合动力招聘员工,且联合动力还向关联方租赁厂房和办公场地,并与关联方共同向第三方租赁房屋。
除了独立性问题,联合动力的财务数据真实性也引发了市场的担忧。招股书显示,联合动力披露的在建工程数据与控股股东汇川技术的年报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常州汇川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在2022-2023年的当期增加金额,两者相差超过千万元。联合动力在招股书中披露的同行专利数量与可比公司年报中的数量也存在出入,且部分公司的名称在招股书签署前已发生变更,但联合动力并未更新。
联合动力的保荐机构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审计机构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均曾因执业问题被监管机构处罚。国泰海通因未充分关注中鼎恒盛存在的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等问题被深交所通报批评,而信永中和则因在执行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年报审计业务中未勤勉尽责,被证监会责令改正并罚款。
联合动力的上市之路可谓充满挑战。在行业竞争激烈、产能扩建需谨慎的背景下,联合动力能否成功消化新增产能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需市场进一步观察。同时,其独立性和财务数据真实性问题也需得到妥善解决,以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