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车行业内的一则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塞力斯汽车法务部的微博账号因触碰法律红线而被平台禁言。这一事件,无疑为原本就波涛汹涌的车企舆论场再添一把火。
在此之前,为了应对所谓的“黑公关”问题,多家车企纷纷设立悬赏机制,意图打击那些散布不实信息的媒体或个人。这一做法,据称是由比亚迪率先发起,随后长城、吉利、鸿蒙智行、广汽埃安、深蓝、长安等众多车企跟进,一时间,悬赏之风盛行。
知名媒体人谢璞在朋友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当前车圈的媒体生态因数量庞大而变得畸形,部分车企因此患上了“迫害妄想症”。面对公关难以解决的问题,车企倾向于将部分责任转嫁给法务部门,试图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舆论危机。
谢璞指出,法务部门在某些情况下成为了公关部门的“坚强战友”,但这样的合作模式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一些原本与车企关系良好的媒体,近期却频繁收到投诉甚至律师函,导致双方关系紧张。据他了解,这背后是车企舆情监控和处理机制的变化,信息分流、法务与公关各司其职,但缺乏精细化管理,往往导致误伤。
他进一步分析道,车企现有的舆情监控系统往往简单粗暴地将不同类型的媒体信息分流处理,缺乏深度分析。例如,将机构媒体的负面信息转给公关部门,而将自媒体和KOL的负面信息转给法务部门。这种做法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引发不必要的争端。
谢璞还提到,随着法务部门在车企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其处理负面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强硬。相较于公关部门的温和沟通,法务部门更倾向于采取法律手段解决问题。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可能有效,但长期来看,却可能将车企推向更深的舆论漩涡。
他举例说,某金融公司的公关人员在与一家媒体沟通解除误会后,却突然收到投诉和律师函,导致媒体方面大为恼火。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反映了车企在处理舆论危机时的粗糙和短视。
谢璞还观察到,随着法务部门的强势介入,车企公关部门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部分公关人员开始变得傲慢无礼,认为有了法务部门的支持就可以为所欲为。这种心态不仅损害了车企与媒体之间的关系,也影响了车企自身的形象和声誉。
他强调,车企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公关和法务虽然职责不同,但都是维护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两者应该相互配合、协同作战,而不是相互推诿、各自为政。同时,车企也应该加强对媒体关系的维护和管理,建立更加健康、和谐的媒体生态。
针对当前车圈普遍存在的“黑公关”问题,谢璞认为其本质是一种流量逻辑在作祟。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一些人为了获取关注和利益,不惜散布不实信息或跟风起哄。而算法平台则因为追求流量而放任这种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加剧了舆论场的混乱。
他呼吁,要解决“黑公关”问题,不能单靠车企设立悬赏机制或法务部门的强硬手段。更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流量逻辑,将流量的权力从算法手中归还给人。同时,加强媒体自律和监管力度,建立更加公正、透明的舆论环境。
最后,谢璞表示,他将继续关注车圈的舆论动态,并希望车企能够从中汲取教训,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沟通,共同维护一个健康、有序的汽车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