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国产半导体崛起:屹唐半导体年收46亿,全球制造设备市场排名第二

   时间:2025-07-09 14:39:32 来源:铅笔道pencilnews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半导体行业的波澜壮阔中,一段关于技术并购与国产崛起的传奇故事悄然铺展。2016年,一家仅成立半年的新兴企业——屹唐半导体,以惊人的19.18亿元资金,向一家拥有28年历史的美国半导体设备巨头MTI发起了“蛇吞象”式的收购。这场交易不仅改变了屹唐的命运,也悄然撬动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一隅。

屹唐半导体的诞生,源自北京亦庄国投的远见卓识。2015年底,这家被寄予厚望的企业在亦庄国投的推动下成立,初衷是填补国内半导体设备技术的空白。然而,缺乏核心技术的现实,让亦庄国投不得不采取迂回战术——用资金换取技术。而完成这一壮举的关键人物,便是陆郝安。

陆郝安的职业生涯,几乎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同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物理学本科生,到弗吉尼亚大学的固态物理学博士,再到英特尔的技术骨干,他的每一步都踏在了半导体行业的浪潮之巅。2016年,当屹唐面临收购MTI的艰巨任务时,陆郝安临危受命,从英特尔转战国产设备领域,他的目标不仅仅是“买技术”,更是要将这些技术与中国市场深度融合,实现真正的弯道超车。

九年时光流转,陆郝安的愿景逐渐变为现实。2025年7月8日,屹唐半导体以770亿元的市值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北京地区年内最大的IPO,也是亦庄国资孵化的最大规模科技IPO。这家企业的主打业务——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尤其是干法去胶设备,已经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2023年的市场份额达到了34.60%,稳居全球第二。

陆郝安的故事,是屹唐半导体崛起的缩影。从物理学博士到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人物,他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而屹唐半导体的成长,更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全球化背景下寻求突破的一个缩影。面对国际巨头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屹唐半导体选择了“嫁接式创新”的路径,依托收购MTI带来的技术遗产,不断推陈出新,最终在部分产品上实现了弯道超车。

在半导体国产化的浪潮中,屹唐半导体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的空白,更为整个行业带来了希望。据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美元,但部分环节国产化率仍然不足。在刻蚀、薄膜沉积等关键环节,国产设备与国际巨头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然而,正是这些差距,为国产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核心零部件的“国产替代窗口期”已经到来。随着部分国内企业被列入实体清单,进口零部件的断供风险日益加剧,这迫使中国加速供应链自主化进程。另一方面,差异化技术路线的“换道超车”也成为可能。与国际巨头在硅基先进制程上的正面竞争不同,中国企业正通过细分领域的技术创新,寻求突破点。例如,在第三代半导体设备和先进封装设备上,中国企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